頸痛片由三七、川芎、延胡索、威靈仙、羌活、白芍、葛根等中藥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臨床主要用于治療神經根型
頸椎病。為了觀察頸痛片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有效性,我們自2006年4月一12月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出研究方案,對120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進行了臨床觀察,現總結如下。
方法:觀察藥品①頸痛片:規格為每袋4 g,由山東明仁瑞達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Z 19991024)。② 安慰劑:規格為每片300 nag。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骨傷科常見病,可導致腰痛,下肢疼痛、麻木、肌力減退和大小便障礙等癥狀。多發于中青年,男性發病率1.9% 7.6% ,女性2.2% 一5.0%。國內外大多數學者認為椎問盤退行性變或損傷,及周圍軟組織炎癥反應是腰痛的來源;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神經可引起
神經損傷及退行性變;椎問盤破裂后,游離的髓核刺激神經產生化學性神經根炎則是造成
坐骨神經痛的原因?。腰椎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壓迫腰神經根,從而使腰神經根產生炎癥和水腫,如丙酮酸、乳酸等代謝產物聚積神經組織內,導致神經內張力增高,神經功能障礙逐漸加;髓核中糖蛋白和口蛋白質對神經根有強烈的化學刺激性,釋放大量物質,產生化學性神經根炎;退變或外傷因素導致椎問盤抗原成分與免疫系統接觸,通過抗原與T、B淋巴細胞問的相互作用,產生自身免疫應答反應,造成神經根炎癥;因此,當腰椎問盤突出壓迫神經根時,體內便形成疼痛.肌緊張和小血管平滑肌緊張.代謝產物聚集疼痛加劇的惡性循環。局部血管收縮,周圍組織缺血、缺氧,代謝產物聚積,反過來刺激神經,形成惡性循環,造成癥狀加劇。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再生和神經的保護及突出椎間盤髓核組織的再吸收。HDP屬于中醫“腰腿痛”“痹證”范疇。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本病主要在于肝腎不足,腰脈痹阻,經絡瘀結所致。因此瘀血阻絡是本病即神經根型頸椎病的主要病機;而活血化瘀通絡則是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根本法則。
頸痛片正是基于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治法而組方,方中三七、川芎為君藥,且三七活血化瘀止痛為骨傷要藥,能化骨縫中之瘀血,托骨中之邪外出,瘀阻即通,痹痛自除,所謂“通則不痛”,痹開則筋脈濡養,氣血調和,麻木可除;川芎擅長行氣活血,祛風止痛,為血中之氣藥,有通達氣血之功,與三七配伍,可增強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之功。延胡索、威靈仙、羌活能增強三七、川芎活血行氣之功,兼祛風寒濕邪外出,是為臣藥;白芍為佐藥,養血柔陰,能濡養筋脈,緩解麻木疼痛之癥,亦可防辛燥太過傷陰;葛根能解肌活血止痛,善治項背強痛,
且能生津液,濡養筋脈,而舒其拘攣,是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疼痛之要藥,也是治療中使用最頻繁的藥物。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故能祛除神經根型頸椎病之頸肩疼痛、麻木等癥。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癥狀、體征多種多樣,患者自覺癥狀較多,臨床治療效果主要是減輕癥狀,緩解疼痛?1。因此對疼痛癥狀緩解的研究是我們臨床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本觀察表明,頸痛片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治療組總有效率94.05%,對照組總有效率達到66.67%,說明中藥制劑頸痛片與安慰劑均有改善頸椎病臨床癥狀的作用。根據統計學分析,頸痛片與安慰劑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頸痛片對改善頸椎病的癥狀、體征的療效優于安慰劑。頸痛片它能緩解疼痛,改善臨床癥狀和體征是令人信服的,也是病人愿意接受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