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的陰性癥狀治療一直是精神科研究的難點。前額葉與多巴胺(DA)活性增強有關(guān),而陰性癥狀與額前葉DA功能不足可能是與精神分裂陰性癥狀及認知損害有關(guān)。經(jīng)典抗精神病藥主要作用于D2受體,對陽性癥狀療效好,對陰性癥狀療效并不顯著,新型抗精神病藥的臨床效果仍然不容樂觀。近年來有報道采用抗精神病藥合并抗抑郁藥對精神分裂癥的陰性癥狀的治療有一定療效。本組采用抗精神病藥聯(lián)用舍曲林治療以陰性癥狀為主的精神分裂癥,療效滿意,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本院精神科住院的患者35 例,其中男20 例,女15 例;年齡18~62 歲;病程2~24年;住院次數(shù)2~8次;研究期內(nèi)所用抗精神病藥有氯氮平10 例,奮乃靜8 例,利培酮7 例,氯丙嗪6 例,舒必利4 例;35 例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均以陰性癥狀為主,入組前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ANSS)總分>70分,陰性因子分>35分,并排除嚴重的器質(zhì)性疾病、軀體疾病,無藥物濫用史及過敏史等。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biāo)準第3版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biāo)準。
方法
35 例在原有抗精神病藥的基礎(chǔ)上,聯(lián)用舍曲林50 mg,12周后觀察結(jié)果。采用PANSS、不良反應(yīng)量表(TESS)于治療前和治療后第4,8,12周末進行評分,并同時檢測血、尿常規(guī),肝功能和心電圖檢查。治療12周末采用PANSS評定減分率,減分率>50%為顯著有效,25%~50%為有效,<25%為無效。
結(jié) 果
治療效果 35 例均完成12周的治療。治療前后PANSS總分、陽性癥狀、陰性癥狀因子及各陰性因子評分比較(見表1,表2)。表1 治療前后PANSS總分和各因子評分比較 表2 治療前后PANSS各陰性因子評分比較
不良反應(yīng) 35 例患者血、尿常規(guī),肝功能和心電圖檢查未見異常。治療前、后TESS評分結(jié)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聯(lián)用舍曲林后會出現(xiàn)不良反應(yīng),如口干、惡心、頭暈、頭痛、便秘、竇性心動過速等,但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不良反應(yīng)癥狀逐漸減輕或消失。
討 論
本文聯(lián)合應(yīng)用舍曲林治療以陰性癥狀為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后,療效滿意。這可能與舍曲林具有多巴胺再攝取抑制作用,并能通過5-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制病癥有關(guān)。鄧悅等報道,舍曲林是SSRI類藥物中已知對細胞色素氧化酶影響最小的藥物之一,藥物相互作用很少,具有抗焦慮、抗抑郁雙重作用,能增加患者的思維活性,可改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功能,緩解陰性癥狀。因此,選擇舍曲林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陰性癥狀有其藥理學(xué)機制上的獨特性。
本研究顯示,抗精神病藥聯(lián)用舍曲林治療8周后,PANSS總分、陰性因子分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顯著性。治療12周后,情感遲鈍、情感退縮、情感交流障礙,被動/淡漠及社交退縮因子分值下降,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顯著性。說明舍曲林聯(lián)合抗精神病藥對陰性癥狀的改善有明顯作用,治療效果好。患者治療前后TESS評分結(jié)果無差異,主要不良反應(yīng)程度均較輕微,說明聯(lián)合舍曲林治療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患者可耐受,依從性好。總之,舍曲林聯(lián)合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療效好,安全性高,值得臨床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