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I臨床上常用的CsA劑型主要包括:
新山地明膠囊(Neoral,Neo)、
新賽斯平膠囊(NewCyspin,NC)及
田可膠囊。文獻對上述藥物的報道多為藥代動力學和生物利用度比較,或是藥物經濟學的比較,而臨床應用效果的比較報道較少。2001年1月一2003年7月,我科對首次行同種異體
腎移植術后179例患者,術后應用上述3種藥物治療,并進行療效
和安全性的觀察與比較,報告如下。
目的:比較新山地明膠囊、新賽斯平膠囊、田可膠囊在尸腎移植應用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方法:北京大學第三醫院2001年1月-2003年7月接受首次尸腎移植的患者179例,移植術后采用以
環孢素A(cyclosporine A,CsA)為主的三聯免疫抑制劑治療,即:CsA+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或硫唑嘌呤(azathioprine,Aza)+潑尼松(Prednisone,Pred)。其中新山地明組45例、新賽斯平組53例、田可組81例,隨訪12—30月,觀察3組血藥濃度變化、急性排斥反應發生率、人/腎存活率、感染發生率;腎功能、肝功能、血脂及血糖水平在不同時間段變化。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及初步分析。
結果:新山地明、新賽斯平、田可CsA血藥濃度變化趨勢基本相同,急性排斥反應發生率、人/腎存活率、感染發生率的差異無顯著性;3組在術后1、3、6、12月腎功能、肝功能、血脂及血糖水平數值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179例首次尸腎移植患者術后隨訪,比較分析三組血藥濃度變化、急性排斥反應發生率、人/腎存活率、感染發生率、腎功能、肝功能、血脂及血糖水平的變化,發現3組間在目標血藥濃度一致的情況下,在腎移植病人術后發生急性排斥反應和感染及人/腎存活率方面無統計學差異,對腎移植術后1年內腎功能、肝功能、血脂及血糖水平的影響差異無顯著性。研究表明,新山地明、新賽斯平、田可3組間在臨床應用中的療效和安全性方面統計學上無顯著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