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由各種病因引起的腎功能在短期內(數小時或數日)急劇下降而出現的臨床綜合征。ARF的病死率較高,目前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臨床上主要采取綜合性治療措施。近年來認為細胞代謝障礙在急性腎損害中起了重要作用。
還原型谷胱甘肽(GSH)多用于治療肝臟疾病,可促進受損肝臟細胞的代謝,但在急性腎損害中效果如何報道較少。作者對比觀察了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ARF中的作用,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選條件的急性腎衰竭患者46例,并排除以下情況:原有腎臟病病史者、有腎前性因素及腎后性因素存在者、有
糖尿病病史或/和
高血壓病病史者、有嚴重心肺疾患者、入院時血肌酐>500μmol/L者。46例中,男26例,女20例,年齡18歲~65歲(平均47.8歲。發病原因:藥物引起18例(氨基糖甙類6例,阿昔洛韋5例,病毒唑1例,病毒唑與阿昔洛韋合用1例,頭孢菌素類2例,非甾體類抗炎藥3例),毒蛇咬傷9例,魚膽中毒8例,毒蜂蟄傷5例,毒蕈中毒4例,原因不明2例。17例行腎穿刺檢查,以腎小管壞死為主11例,以急性腎間質性損害為主6例(其中3例伴有腎小球系膜增殖)。按入院先后,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3例。兩組在性別、年齡、臨床表現、發病原因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常規綜合治療,即維持體液平衡、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降壓、利尿、應用血管活性藥物等;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將還原型谷胱甘肽1.2g加入5% GS 100ml中靜脈滴注,1次/d,療程14~30d(根據尿NAG酶恢復正常與否,1例30d,其余均14d)。
1.3 觀察指標
少尿期、多尿期的持續時間、血肌酐(SCr)恢復時間、尿滲透壓恢復時間(正常值參照第六版診斷學),分別測定治療前和治療后內生肌酐(CCr)清除率、尿N-乙酰基-β-
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glucosaminidase,NAG)等,并觀察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
1.4 療效判定
觀察時間為30d,SCr恢復正常、CCr清除率基本正常、癥狀消失為治愈;血肌酐未恢復正常,內生肌酐清除率較治療前無明顯好轉為未愈。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以(x±s)表示,組內、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臨床情況
治療組22例治愈(占95.7%),其中1例行血透3次,1例轉化為慢性(SCr持續1月未恢復);對照組20例治愈(占86.9%,其中2例行血透治療,分別為3次、5次),2例轉化為慢性,1例自動出院。兩組觀察指標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
2.2 治療前后CCr、尿NAG 酶變化
治療后較治療前CCr兩組均明顯升高,尿NAG酶明顯降低,組內、組間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
GSH對藥物及生物毒性腎損害可起到解毒、清除過氧化物、保護巰基酶、穩定細胞膜、促進藥物和細胞代謝的多方效應。治療過程中未發現GSH有明顯副作用。通過以上研究認為,在ARF治療中加用GSH可促進腎臟功能恢復,顯著縮短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