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一種炎癥性變態反應性
皮膚病。我院皮膚科自2000年6月以來,采用中藥除濕湯結合中藥汽療,治療濕疹120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120例患者中,男64例,女56例,病程1個月~10年;年齡6~64歲。分期:急性期65例,亞急性期23例,慢性期32例。中醫辨證:濕熱型65例,濕阻型23例,脾虛濕蘊型32例。
1.2 治療方法
1.2.1 中藥內服 除濕湯方藥組成:蒼術30g,薏苡仁30g,苦參30g,滑石20g,土茯苓30g,茯苓15g,生地20g,地膚子15g,梔子13g,澤瀉10g,甘草6g。服法:水煎服,日1劑,兩煎混合液早、晚分服(小兒減量)。
1.2.2 中藥汽療 我院采用無錫華享中藥汽療機,把中藥除濕湯第3煎在汽療機煎煮汽化后進行人體汽療15min,艙內溫度以39℃~42℃為宜,患有原發性
高血壓、心臟病患者禁用,每天1次,15天為1個療程,一般1~3個療程為宜。
2 結果
2.1 療效判定標準 據《臨床皮膚科醫師手冊》1998年6月療效標準,痊愈:無新發丘疹、水皰和紅斑、無糜爛滲液,原有皮疹消退或僅有輕度鱗屑或色素沉著,基本無癢感;好轉:基本無新發疹,急性期紅腫消退,滲液、糜爛明顯減輕,慢性期苔蘚樣變減輕,瘙癢減輕;無效:用藥1周后皮損無明顯消退。
2.2 治療結果 120例臨床治愈100例,顯效15例,有效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8.3%。治療有效病例大多在7~10天,皮損開始消退,滲出減少或消失,一般治療1~3個療程,多數治愈。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7歲,2年前患有濕疹,反復發作數年。近日因染發過敏,遍發紅斑、丘疹、水皰、瘙癢、糜爛結痂延及全身。曾用癬藥水使病情加重,再到某醫院皮膚科診治外涂膚輕松、地塞米松等藥膏,內服撲爾敏、息斯敏等抗過敏藥等皆無效,目前正是急性發作,部分紅腫糜爛,大便2日未行,口干渴,苔薄黃舌紅,脈弦細。給以除濕湯加白茅根30g,生大黃(后下)10g,每日1劑,前2煎混合后早晚分服,3煎放入汽療機,每天汽療20min,5天后皮膚大部分減輕,少有瘙癢,繼續用藥15天,皮損全部消退,自覺癥狀消失,痊愈。2年后隨訪未見復發。
4 討論
濕疹,中醫稱“浸淫病”、“繡球風”、“奶癬”等,《諸病源候論·浸淫瘡候》“浸淫瘡,是心象有風熱,發于肌膚,初生甚小,先癢后痛而成瘡,浸淫漸闊及遍體……以其漸漸增大,因名浸淫也”。本病主因稟性不耐,
風濕熱客于肌膚而成,或因脾失健運,濕熱逗留,以致風燥濕熱郁結,肌膚失養所致而發病。除濕湯方中蒼術、薏苡仁、滑石、茯苓、澤瀉健脾滲濕,生地、梔子清熱涼血解毒,苦參、地膚子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甘草調和諸藥。在用上藥內服的同時,我們將中藥在汽化后作用于人體,是中醫傳統外治療法的新突破,以治療情況看,由于中藥汽療伴有促進周身血液循環,降低神經興奮作用,故止癢作用明顯,皮損消退更快,故而我們認為中藥除濕湯內服結合汽療外治,而不失為現代皮膚科應用中藥內外合治治療濕疹的有效療法。
參考來源:《中華現代皮膚科學雜志》2005年第2卷第2期;《除濕湯結合中藥汽療治療濕疹120例》;盧軍亞 谷琳月 盧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