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是以基本個性改變,思維、情感、行為的分裂,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為主要特征的一類最常見的精神病。心病還須心藥醫,除了科學的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護理很重要。那么,如何做好對精神分裂癥護理,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消除其自卑感,使他們對精神病能有正確的認識,消除社會偏見,為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呢?
精神分裂癥護理
家庭是個人生活中天天接觸的環境,它關系到每個家庭成員的成長發育和身心健康,不良的家庭環境不利于精神分裂癥患者養病容易導致復發。家庭和睦的家庭環境,才能促進疾病的康復。
夫妻經常爭吵、婆媳關系緊張、同胞手足反目、子女不孝等等,患者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中,心理不能平衡,病情復發的機會加劇就多,最終釀成慘禍。
許多患者家庭缺乏親情溫暖,彼此缺少交流溝通,互不關心,相反,有的家庭父母給予子女太多關心和照顧,唯恐受到傷害,一切事包辦代替,妨礙了獨立意志的培育。家庭情感和家庭情感表達過分強烈,兩種極端的表現,兩種偏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都是很不利的。
患者患病期多不能正確地認識和適應環境,甚至失去料理生活的能力,但家屬在對待他們時,首先在思想上不能把他們看作都是失去理智,一無所知的人,而是應該多方面關心,同情和予以應有的尊重,要設法和病人接觸。了解他們的要求在合理和可能的范圍內盡力幫助,給予滿足。通過對他們的同情和照顧,取得病人的信任和合作,便于護理的進行。
對于病人,衣著冷暖、飲食睡眠、情緒變化、思想波動、欲念需求要全面關心。病人提出不合理、不可能滿足的要求,可以說服和解釋方法來加以改變。有時則需明確地予以拒絕,但態度不可以生硬,柔里帶鋼,避免激惹病人。對病人合理要求則要盡量給予滿足,不要因為他是病人就隨意壓低、拒絕其合理要求,如病人外出,只要不在急性紊亂期,應該允許,不必不放心。
為了避免病人發生猜疑,與他們談話時態度應和藹、誠懇、坦誠,家屬之間交談,也不要躲躲閃閃,以免患者生疑。對那些蠻橫兇暴、懷有敵意的病人,要避免與之正面沖突,有意對抗、對其病態行為造成之后果,只能體諒,并從中吸取教訓,不可責打泄恨。對長期患病的患者,也同樣需要給予關心和照顧,對此要十分耐心,切不可厭惡、嫌棄,更不能虐待他們。
除此之外,百濟藥師還給出以下幾條精神分裂癥護理建議:
1、家庭護理精神分裂癥病人服藥是關鍵。由于種種原因,病人往往拒絕服藥,為了保證按醫囑服藥,病員家屬首先必須明確服藥的重要性,懂得一些精神藥物的常識,解除“精神藥物越吃人越傻”等顧慮。對精神藥物應妥善保管,按時按劑量給病人服藥,千萬不能擅自增減劑量或服藥次數。
切忌隨便停藥或換藥
由于受疾病本身癥狀的影響和服用藥物后所產生的不良反應的折磨,好多患者在認為自己的病情已經好轉后就不再服藥;或者,有的家屬在不經過醫生的指導下隨便給患者換藥,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患者病情的復發和加重。經有關部門研究統計表明,精神分裂癥患者治愈1年后斷藥的復發率約為62%,而長期合理地維持用藥可使復發率降至10%-25%。此外,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藥物雖然有很多種,但每種治療藥的靶向性都很強,即使是同一病人在不同時期他所服用的藥物種類和劑量也各不相同,因此,患者和家屬切記不得擅自停藥或換藥。
2、要注意保證良好的睡眠。睡眠是恢復神經系統功的重要方式,也是檢驗一個人情緒穩定與否的比較敏感的標志。
3、患者還可以在家屬的陪伴下,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同時要加以心理疏導提高思想修養,確立思想開朗、心情舒暢、知足常樂等正確的人生觀,讓病人看到光明,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
4、還要注意患者飲食營養的合理搭配,春季氣候干燥,應減少食用辛辣食物,以免肝火過旺精神病患者還要忌煙、酒和海產品,因為這類產品中含有與抗精神病藥物相作用的物質,與藥物如鎮靜催眠劑等產生相加作用,可引起毒副作用。
5、精神分裂癥病人的家庭護理,莫忘定期到醫院檢查,以便根據病情的轉歸,及時調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