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消瘰疬丸作為一種腫瘤科藥物,主要用于慢性淋巴結炎、淋巴結核、乳腺增生癥、乳房良性腫塊等的治療。內消瘰疬丸利用了夏枯草的苦寒泄熱,辛能散結的原理,配以其它臣藥共湊清熱解毒,燥濕瀉火,軟堅散結,利尿通淋之功。故臨床常用于目齒腫痛,頭痛眩暈及瘰疬癭瘤。治療泌尿系感染及前列腺肥大并炎癥也是有良好的療效。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內消瘰疬丸方中夏枯草、玄參、青鹽、貝母、天花粉、白蘞、連翹、大黃、玄明粉均有抑菌消炎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等均具有較強的抑制和殺滅作用,尤其對結核桿菌抑制作用最強,此外,還具有解熱鎮痛作用。甘草、桔梗、當歸、枳殼、薄荷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的作用。海藻、海蛤殼含碘、鉀等多種無機鹽成分;海蛤殼有抗炎作用。
目的觀察內消瘰疬丸在40例淋巴結核患者治療中的療效。方法將40例淺表淋巴結核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兩組病例抗結核治療均采用2S(E)HRZ/7HR方案,常規劑量,并同時給予相同的局部治療,治療組加入內消瘰疬丸。結果治療3個月,治療組的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內消瘰疬丸配合抗結核藥物全身治療及局部治療可起到軟堅散結,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對淋巴結核的治療起著重要作用。 (來源:《醫藥論壇雜志》 2011年 第8期 《內消瘰疬丸在淋巴結核治療中的療效觀察》作者:張虹妍 史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