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來士普草酸艾司西酞普蘭具有較強的抗抑郁作用,抗抑郁作用與文拉法辛相當。具有起效速度快、療效顯著、安全性高、依從性好等特點。
來士普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是特異性5-羥色胺(5-HT)能雙作用機制抗抑郁劑,國外大量的臨床實驗已證實來士普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能有效改善抑郁癥狀,且不良反應較輕微。為此,作者對來士普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臨床治療中抗抑郁效果良好的文拉法辛進行了對照研究,以評價來士普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在我院2008年4月15日-2009年1月30日門診的132例抑郁癥患者為研究對象。入組標準:(1)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抑郁癥診斷標準;(2)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17分;(3)排除伴有嚴重軀體疾病、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性精神病、妊娠期哺乳期婦女;(4)排除酒精等成癮物質所致精神障礙及以往有類似藥物過敏史.有嚴重的自殺企圖及行為者。將入組病例隨機分為兩組各66例。研究組:男32例,女34例,年齡37.4±11歲,本次抑郁病期19.6±4.2天;對照組:男31例,女35例,年齡38.3±12.1歲,本次抑郁病期20.5±5.2天。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方法
1.2.1 治療方法 研究組口服來士普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治療劑量為10mg-20mg/d對照組口服鹽酸文拉法辛治療,治療劑量為75mg-150mg/d,療程均為6周。
1.2.2療效評定 于治療前及治療1、2、4、6周末采用HAMD和藥物副反應量表(TESS)評定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治療前及治療后檢查心電圖,肝功能,血、尿常規,肌酐等。療效判斷標準:以HAMD減分率判定臨床療效,減分率≥75%為痊愈,≥50%為顯進。≥25%為進步,<25%為無效。所有數據應用SPSSI 1.0統計軟件包處理,并進行t檢驗。
2 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結果,見表l。
兩組治療1、2、4、6周末HAMD總分及各因子分與治療前比較均有極顯著下降,差異均有極顯著性(P <0.01。治療后同期兩組間HAMD評分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2.2 臨床療效 兩組抗抑郁治療療效比較:研究組痊愈21例,顯著進步32例,進步11例,無效2例,顯效率為80.3%;對照組痊愈23例,顯著進步31例,進步11例,無效l例,顯效率為81.8%。
2.3 不良反應 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后血尿常規、肝功、腎功、血液生化及心腦電圖均未見明顯異常。文拉法辛組胃腸反應較來士普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組發生率略高。
3 討論
抑郁癥是最常見心理疾病之一。隨著社會壓力的加大,其發病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其臨床癥狀常常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有報道認為:抑郁癥的自殺死亡率在精神科疾病中最高。近代有關抑郁癥著重于去甲腎上腺素能、5-HT能等神經遞質研究,發現抑郁癥狀的發生與5-HT能的活性降低、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低下有密切關系。與文拉法辛的NE、5-HT雙通道作用來發揮抗抑郁作用不同,來士普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抗抑郁作用的機制,一是與突觸前膜的基本位點結合可以阻斷突觸前膜5-HT的再攝取,這也是SSRI類抗抑郁劑的主要作用機理;二是與突觸前膜的異構位點結合可以加強5-HT的再攝取抑制;三是艾司西酞普蘭同時結合基本位點和異構位點——自我增強的5-HT雙作用機錨四是電生理試驗顯示:和SSRIs/SNRI相比,可同時結合5-HT異構位點的來士普草酸艾司西酞普蘭可延遲與5-HT轉運蛋白的解離,從而增強5-HT再攝取抑制。獨特的雙作用機制可解釋來士普草酸艾司西酞普蘭優異的臨床療效。同時,藥物的副作用小,對血壓影響小,藥物的相互作用少也使來士普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成為不可多得的一線抗抑郁劑。
綜上所述,本研究提示來士普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文拉法辛療效相當,安全性好,適合患有不同類型抑郁癥患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