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史采集 】
1.中軸和外周關節癥狀:包括關節部位、晨僵、痛與壓痛、腫脹、畸形及功能障礙。
3.指甲異常的特征。
4.其他器官受累表現:眼炎、心肺病變等。
【 體格檢查 】
1.全身檢查:生命體征,各系統檢查。
2.專科檢查:
(1)關節體征:關節紅腫、晨僵、強直、畸形、功能障礙;
(2)銀屑病皮損的特征、Auspitz征;
(3)指甲病變特征。
【 輔助檢查 】
1.實驗室檢查:應做三大常規,肝腎功能、血尿酸、血沉、C反應蛋白、
類風濕因子、抗核抗體、抗ENA抗體、免疫球旦白、補體。
2.器械檢查:受累關節X光片、胸部X光正位片、心電圖、心臟B超。
3.特殊檢查:必要時關節穿刺滑液檢查。
【 診斷與鑒別診斷 】
1.銀屑病
關節炎(PA)診斷標準:具有銀屑病或銀屑病指甲病變及血清陰性外周關節炎,伴有或不伴有脊柱受累者即可確立PA診斷。
2.PA需與以下疾病進行鑒別:
(1)類風濕關節炎;
(3)退行性骨關節病;
(4)瑞特綜合征;
【 治療原則 】
1.一般治療:休息、關節制動(急性期),關節功能鍛煉(恢復期),物理療法等。
2.非甾體類抗炎藥:選擇一種。
3.抗瘧藥:視病情作為選擇性用藥。
4.免疫抑制劑:對病情嚴重用一般藥物難以控制病情的患者可選用,常用甲氨喋呤或金諾芬。
5.中草藥:辯證施治輔助治療,單味藥可酌情選用正清風痛寧、雷公藤多甙、玄駒等。
【 療效與出院標準 】
1.臨床緩解標準:
(1)中軸和外周關節疼痛消失;
(2)銀屑性皮疹好轉;
(3)血沉正常;
(4)X相示關節病變好轉或穩定。
2.達到臨床緩解或好轉者可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