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平戈
肝臟是維持生命和機體內環境穩定所必需的重要器官。胎兒期,它替代骨髓造血,又生成凝血因子及纖溶素,保持凝血與纖溶的平衡,維持血流的暢通并有效地止血。肝臟又輸出營養物質供應全身組織,并且是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樞紐。它還合成膽鹽、分泌膽汁,幫助消化和吸收脂肪,同時又分泌、排泄、轉化許多物質(如激素等)及其衍生物,貯存與釋放一些物質,供應熱量與能量。肝臟還為血液循環提供大量蛋白的淋巴液,補充血漿容量。肝竇有閘門作用,減輕血流對心臟的負荷。肝臟受損時,肝臟有很強的代償功能,維持上述的生理功能。
肝功能低下時可出現以下臨床癥狀和體征
1.消化道癥狀:如食欲不振、燜油、惡心、嘔吐、持續性消化不良、腹脹、便溏等。
2.乏力、虛弱和體重減輕。
3.黃疸、肝腫大。
4.出血傾向,常見有鼻、齒齦出血,和皮膚紫癜,尤其是在碰撞或外傷情況下更多見,女性常有月經過多和經期延長。
5.肝功能損害時間長,可出現營養缺乏,除消瘦、體重減輕外,常有貧血、浮腫、口角炎、多發性神經炎等。
嚴重肝功能損害時可出現以下癥狀和體征
1.發熱、通常為慢性持續性低熱,體溫常在37.5℃~38℃,抗生素治療無效,隨
肝功能好轉而消失。若呈持續發熱或高熱,多數為肝細胞廣泛壞死,并發
肝癌、敗血癥、腹水感染、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等。
2.腹水是肝功能失代償最有特征的表現。
3.精神異常,是
肝功能衰竭表現。常同于肝實質彌漫性重度損害和
肝功能嚴重障礙引起。先出現精神反常,如沙漠、抑郁、興奮或欣快感,繼而發生性格和行為改變,理解力、記憶力
和定向力減退或喪失,隨即出現躁動不安,最后嗜睡或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