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不良是一個描述健康狀況的用語,由不適當或不足飲食所造成。通常指的是起因于攝入不足、吸收不良或過度損耗營養素所造成的營養不足, 但也可能包含由于暴飲暴食或過度的攝入特定的營養素而造成的營養過剩。
營養不良是一個描述健康狀況的用語,由不適當或不足飲食所造成。通常指的是起因于攝入不足、吸收不良或過度損耗營養素所造成的營養不足, 但也可能包含由于暴飲暴食或過度的攝入特定的營養素而造成的營養過剩。如果不能長期攝取由適當數量、種類或質量的營養素所構成的健康飲食,個體將體驗營養不良。長期的營養不良可能導致饑餓死亡。
因為缺乏充足的營養素以維護健康身體功能,營養不良經常發生在經濟落后的發展中國家。然而,由于不適當的節食、暴飲暴食或缺乏平衡的飲食而造成的營養不良,經常在經濟發達的國家中被觀察到(可由肥胖癥增加程度而顯示出來)。
通常,營養不良的人,在他們飲食中缺乏足夠熱能,或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從營養不良而興起的醫療課題一般被歸于營養素缺乏疾病。壞血病是由于患者缺乏維生素C所造成的一個知名但現今已罕見的營養不良疾病。
營養不良飲食療法的原則:
1、根據小兒對食物接受的情況,逐步地增加營養,不能操之過急。
2、按照小兒的需要,缺什么補什么,有針對性地補充。如熱能不足的,要補充糧食等。
3、用中西醫治療措施,改善小兒的消化功能,增進食欲;治療影響消化的病癥,如治療便秘、腹瀉等。
飲食上的安排:
1、保證糧食的供給量,才能有足夠的熱能,促進蛋白質充分的吸收和利用,有利于營養不良兒的追趕生長。為此要采用米面搭配、干稀搭配來增加小兒進食的興趣。由于幼兒胃的容量有限,強制進食易嘔吐,少吃又不能增加體重,因此必須對主食做到合理搭配,如吃大半碗面,加一個刀切饅頭, 這樣不致因胃過度飽脹而嘔吐。為了避免一餐過飽,產生消化不良,胃排空延遲及影響下一餐的食欲,可以將餐數增加一到二頓。
2、切忌在飲食調整中專挑高蛋白的食物。如專吃魚、蝦、鴿子、鵪鶉等,所進食的葷食多,每天超過150克,就會使飯量減少,這樣不僅會增加腎臟的負擔,而且食欲會變差,大便干結。一般幼兒每天的葷菜量應為50-150 克,雞蛋一只,牛奶400-500毫升。奶類中的蛋白質對小兒的生理利用價值高,含鈣量豐富,有利于骨骼生長。但不宜在奶內加米粉、蛋黃等,以免干擾對鈣的吸收。此外食物不宜過濃,對過濃的食物小兒不易消化。
3、不能少吃蔬菜、水果。蔬菜中的綠色、黃紅色菜的所含的胡蘿卜素及維生素C較多,幼兒每天吃50-150克,可使營養不良才者的抵抗力增強,膳食纖維的含量較多,能吸收腸道內水份,使大便變軟,同時又能刺激腸道的蠕動,保證天天輕松大便,有利于進食。
4、食物的烹調宜清淡,易消化,不要吃過分油膩的食物,并且注意食物的色香味美。如應少吃過油的葷湯、肥肉、油炸食物,以免影響食欲。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對營養不良的小兒飲食習慣的培養也極為重要。要做到進餐的定時
和定位,使小兒能專心進餐。不能讓小兒挑食、偏食和亂吃零食。保證小兒有充足的睡眠,經常進行戶外活動,促進新陳代謝也能增加小兒的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