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多年來我國性傳播疾病發病率逐年增多 [1] ,兒童性病發病率也逐年增多 [2] 。探討兒童性病的臨床特征、流行病學情況、治療措施等對預防兒童性病,確保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很有幫助。現將我院性病門診2002年1月~2004年12月發現的108例兒童
淋病回顧分析報告如下。
目的:探討兒童性病的防治措施。 方法:回顧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性病門診發現的108例兒童淋病患者的臨床特征、流行病學特點、實驗室檢查和治療情況。 結果:108例兒童淋病以學齡前和學齡期為主(分別為36.1%、22.2%),女童居多(77.8%),城鎮人口占絕大多數(83.3%),父親或母親患有淋病,患兒父母以小學和初中文化居多(91.6%),均為家庭內接觸傳染患病,應用青霉素、頭孢曲松鈉等治療全部治愈。 結論:兒童淋病的發生與父母不潔性生活史有直接關系,家庭內接觸感染是兒童性病發生的主要途徑,預防與及時治療成人性病是兒童性病防治的關鍵。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108例,男童24例(占22.2%),女童84例(占77.8%);年齡21天~12歲,新生兒期12例(占11.1%),嬰兒期18例(占16.7%),幼兒期15例(占13.9%),學齡前期39例(占36.1%),學齡期24例(占22.2%);患兒來自農村18例(占16.7%),城鎮90例(占83.3%);本地戶籍81例(占75.0%),外地戶籍27例(占25.0%)。
1.2 臨床表現 108例兒童淋病患兒男童表現為尿痛、尿道口流膿性分泌物、尿道口輕微紅腫;女童表現為會陰發癢、疼痛、有膿性分泌物,尿道口、陰道口發紅或有丘疹;12例新生兒期病例雙眼膿性分泌物、眼瞼紅腫、哭鬧和拒奶;18例嬰兒期病例伴有易煩躁、易哭鬧等癥狀;有6例患兒伴有低熱;36例患兒腹股溝淋巴結有輕微腫大。
1.3 實驗室檢查 用無菌棉拭子取男童前尿道口分泌物,新生兒取眼部分泌物,女童取陰道口分泌物,立即送檢,進行涂片,革蘭染色鏡檢,同時進行了分泌物的培養鑒定。鏡檢結果均在多形核白細胞內或細胞外查見多個革蘭陰性雙球菌,培養鑒定均為奈瑟球菌屬,診斷為淋球菌感染。
1.4 診斷 108例兒童淋病中淋菌性眼炎12例(占11.1%),淋菌性尿道炎24例(占22.2%),淋菌性
陰道炎58例(占53.7%),淋菌性尿道陰道炎14例(占13.0%)。
2 流行病學特征
108例兒童淋病發病前其父親或母親均在本院性病門診確診患有淋病,父母均患有淋病的36例(33.3%),其中12例母親在
懷孕晚期患淋菌性陰道炎;父親患病的63例(58.3%);母親患病的9例(8.3%);99例患兒的父親有婚外多次性生活史,9例患兒為單親家庭其母親亦有多次不潔性交史;108例患兒均與其父母密切接觸,其父母發生婚外性生活時均未有使用安全套或偶爾使用;大多數患兒的父母只有小學或初中文化(99例占91.6%)且多在城鎮居住(90例占83.3%);全部病例均是父母被確診患有淋病2~3天內經我院要求對其家庭成員進行性病檢查時發現。
3 治療及結果
3.1 切斷傳染源 積極治療患兒父母親所患的性病,家庭內床上用品、衣褲用消洗靈1∶60稀釋液浸泡30min或煮沸消毒,所用內衣內褲全部焚毀,重新購置,同時用1∶8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會陰部及尿道口,早晚各1次。
3.2 合理應用抗生素 首選青霉素20萬u/(kg?d)靜脈滴注,每日2次,對產生青霉素耐藥或過敏者選用頭孢曲松鈉50mg/(kg?d)靜脈滴注,每天1次,同時口服紅霉素20mg/(kg?d),分4次口服,療程7~14天。經上述方案治療108例兒童淋病全部治愈,隨訪3~6個月無復發。
4 討論
淋病是由革蘭染色陰性的淋病奈瑟球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統的化膿性疾病,多表現為淋菌性陰道炎和尿道炎,主要由性交直接傳染,如果接觸患者的分泌物、衣服、被褥、便盆、浴巾等也可間接傳染,新生兒可因分娩通過患淋病母親的產道而被傳染,間接傳染以女性尤其是女童居多,成人淋病主要由直接傳染而發生,兒童淋病主要是間接傳染而引起。本文108例淋病患兒其父母均患有淋病,說明控制成人性病的發生是預防兒童性病的關鍵,而正確使用安全套是成人預防性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108例兒童淋病以女童為主,主要是因女童生殖器解剖的特點,導致女童更易感染淋球菌 [3] 。家庭內接觸感染不容忽視,家庭成員中有人一旦患上性病后必須及時徹底治療,并對個人用品和居住室內進行徹底消毒,以切斷致病菌在家庭內的傳播途徑,同時必須對全部家庭成員進行性病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病情及時治療。
參考來源:《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2005年7月3卷14期;《兒童淋病108例回顧性分析》;吳偉祥 黎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