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脫性
皮炎又稱紅皮病,是一種以皮膚廣泛潮紅、腫脹、伴有持續性鱗屑剝脫為特征的炎癥性
皮膚病,是嚴重的藥疹之一,藥物過敏所引起的剝脫性皮炎隨著醫藥工業發展,藥物品種不斷增加和應用廣泛而隨著增[1]。該病發病急驟,嚴重損傷皮膚及粘膜,病情呈進行性加劇,出現顏面、手足或全身彌漫性紅腫,3周左右腫脹逐漸消退,并出現大片脫屑,手足可呈破手套或鞋套樣脫落,口腔粘膜起皰、糜爛、進食困難、眼結膜充血、水腫、畏光,往往并發感染,繼而損傷肝、腎及肺等臟器,嚴重者可出現休克,危及生命。我科從2000年1月~2005年6月共收治5例。現將有關觀察及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目的:探討剝脫性皮炎的相應護理方法,為提高治療效果提供依據。方法:對我科收治剝脫性皮炎5例,其中4例繼發于藥物過敏,1例濕疹。采取綜合皮膚、粘膜護理措施,注意消毒隔離,防治感染,局部加強換藥及護理。結果:5例均在1~2個月,平均52.8天痊愈。結論:采用有效護理措施是治療剝脫性皮炎的有效方法,治愈率高,復發率低,值得在臨床上應用。
1 臨床資料
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齡23~68歲,平均48歲,住院時間1~2月。本組4例繼發于藥物過敏,1例濕疹,5例患者入院均表現為全身廣泛性皮膚潮紅、腫脹,尤以頸部、面部、胸腹部為重,其中3例患者口腔粘膜糜爛,眼結膜充血、水腫,2例腎功能損害,5例患者均有不規則發熱,體溫37.5~39℃。
2 臨床觀察
2.1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 因患者有不規則發熱,需每6h測體溫、脈搏、呼吸,記24h出入量并詳細記錄。高熱時予物理降溫或遵醫囑予藥物隆溫(避免酒精擦浴)。體溫低于正常時應采取保暖措施。早期大劑量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會導致血壓升高及血糖升高,故每天要測血壓2次,定期檢驗血糖及尿糖,并詳細記錄,每周測體重1次,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病因明確后應及時去除病因,不用可疑藥物,不明者協助醫生查找病因。
2.2 皮膚損害情況的觀察 觀察患者皮膚顏色,有無新發皮損、皮膚紅腫、脫落有無減輕,滲液有無減少;口腔粘膜有無新發水皰,糜爛表面有無好轉;眼結膜充血,水腫有無消退,并詳細做好病情記錄,為醫生提供治療依據。
2.3 藥物副作用的觀察 治療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對藥物的反應,如:在用藥過程中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皮疹、瘙癢,應立即停藥。這些癥狀多是藥疹早期的表現。同時長期、大量使用糖皮質激素,要注意觀察副反應,是否有上腹疼痛或消化道出血傾向,觀察大小便情況,預防病理性
骨折,更應預防感染,定時做皮膚、細菌、口腔真菌等化驗,酌情應用無肝腎毒副作用不易過敏的抗生素3~5d。
3 護理體會
3.1 心理護理 剝脫性皮炎病人病情較重,經常反復,病程較長,且皮膚瘙癢癥狀明顯,影響患者的情緒、睡眠
和日常生活。又由于對本病知識了解不多,一旦住院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恐懼心理。針對這些心理狀態,護理人員應多與病人溝通,做好解釋及安慰工作,以消除他們的顧慮,引導病人看畫報、看電視、聽音樂等,以轉移注意力。保持心態平靜,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3.2 做好消毒隔離,預防繼發感染 剝脫性皮炎因大面積皮膚損害,創面極易感染、控制、預防創面感染是治療取得成功的主要環節,因此要做好消毒隔離:1)病人盡可能安置在單間,室內空氣流通,溫濕度適宜(溫度22~24℃,濕度40%),病房每天用紫外線消毒1次,地板用有效含氯消毒液拖2次,每周做空氣監測。2)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要嚴格無菌。被褥和棉墊均應高壓滅菌,并為純棉制品,質地柔軟,勤修剪指甲并修平,夜間帶上手套,防抓傷皮膚。
3.3 皮損的護理
3.3.1 剝脫性皮炎的皮損護理是至關重要的治療手段,能有效的保證治愈和預防感染的發生[2]。病人一般采用暴露療法,由于全身皮膚脫落,對冷空氣敏感,室溫及濕度應適宜,適中的溫濕度有利于皮膚干燥,減少滲出,保持創面清潔,保持床單干燥、整潔柔軟,每天更換2次,污染時隨時更換,及時清理脫落的痂皮及脫屑,定時翻身,避免局部皮膚長期受壓發生褥瘡。在身體受壓部位墊消毒棉墊或海棉墊。本組中有1例患者因為長期受壓致臀外側及尾骶部處呈紫紅色,部分皮膚潰破,有滲液滲血,我們每半小時~1小時給患者翻身1次,用3%雙氧水沖冼,再用0.9%生理鹽水沖洗后噴喉風散,每天2~3次,然后輔以紅外線治療儀烤燈照射,5天后軟組織恢復正常顏色,潰破處滲液減少,1周后愈合。
3.3.2 保護皮膚并保持清潔干燥。每天用涼開水清洗皮膚1~2次,皮疹無潰破可交替涂爐甘石洗劑及皮炎平軟膏,皮損處搔癢難忍時可涂皮炎平軟膏或輕輕拍打止癢,無滲出糜爛的皮疹特別是潮濕的皺裂部位予撲5%硼酸粉,3~4次/d,壞死上皮及時清除,翹起上皮可剪除,如有水皰,應在消毒后抽皰液[3],本組有3例患者頸部、腋窩、腹股溝皺裂處有膿性分泌物滲出,我們用生理鹽水加慶大霉素沖洗膿性分泌物后噴喉風散,輔以紅外線烤燈照射2次/d,每次半小時,以保持皺裂部位清潔干燥,并撲適量的撲粉,四肢置于適當伸張位,利于通風,收到很好效果。
3.3.3 保持輸液靜脈通暢。靜脈通暢是保證患者用藥的主要途徑,由于病人都有大面積表皮脫落,靜脈穿刺及固定都非常困難,為了避免反復穿刺加重皮損及增加病人痛苦,我們采用淺靜脈留置針或股靜脈置管的方法,膠布固定應避開皮損,無法避開者采用無菌紗布覆蓋針頭,再用繃帶作環形固定,穿刺處每日用碘伏消毒換藥。
3.4 飲食護理 由于患者發熱,分解代謝增加,口腔疾患致使進食減少,加上皮膚大面積稅屑,滲出,散發大量熱量及丟失大量蛋白質,造成低蛋白血癥。首先要滿足患者充足的營養,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飲食,忌生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防脂肪瀉及消化道出血;補充足夠的水分,以保持水、電解質平衡,必要時給予靜脈滴注氨基酸,
人血白蛋白或輸血漿。
3.5 局部粘膜的護理
3.5.1 眼睛的護理:本組患者有3例眼結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多,每日用生理鹽水輕輕洗凈,并用氯毒素眼藥水及可的松眼藥水交替滴眼,每日4次,睡前涂四環素眼膏。
3.5.2 口腔粘膜的護理;本組有3例伴口腔粘膜起皰,糜爛,進食較困難,我們用朵貝氏液行口腔護理后噴喉風散,每日3~4次,口唇予涂石臘油,動作輕柔,避免損傷粘膜出血或加重疼痛。
3.5.3 2例男性患者外生殖器粘膜糜爛,我們在晨、晚間護理時,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會陰,清潔分泌物和痂皮,后搽金霉素眼膏,2周痊愈。
3.6 出院康復指導
3.6.1 出院后按醫囑定時定量服藥以鞏固療效,定期門診復查,不適隨診。
3.6.2 加強自我保健措施,注意休息,勞逸結合,以不感覺疲勞為度。
3.6.3 避免用熱水、肥皂水擦洗,避免用力擦洗皮膚,以免損害皮膚和粘膜,保持皮膚清潔,宜用溫水洗浴,勤換內衣褲。
3.6.4 調節飲食,宜進清淡、易消化、富含營養及維生素的食物,忌食辛辣食物。
3.6.5 病因明確的避免再次使用或接觸。
4 結果
痊愈5例,治愈率100%,平均住院52.8天。
5 討論
剝脫性皮炎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全身癥狀明顯,患者常有發熱、肝腎功能不正常等表現。采取綜合皮膚、粘膜護理措施,防治感染,避免誘發因素等對減輕患者痛苦,穩定患者情緒,促進藥疹愈合,降低并發癥發生,降低死亡率起重要作用。本組5例未發現敗血癥、肺部感染、心肌炎等嚴重并發癥。但剝脫性皮炎的及時發現及治療直接影響其療效及預后。在此建議廣大群眾在用藥時應謹慎,必須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如出現皮膚搔癢、紅斑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不要亂投醫或自行用藥,以免加重或延誤診治,本組1例患者為自行用藥所致,應引以為戒。
參考來源:《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6年1月27卷1期;《剝脫性皮炎的觀察和護理》;李應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