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大量或長期反復應用皮質激素軟膏,可發生面部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我們應用康體多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均為我院2003年4月~2005年7月的門診患者,治療組32例,男3例,女29例,年齡17~43歲,長期和反復應用皮炎平27例,短期內大量應用派瑞松5例,用藥時間3.5個月~5年;對照組32例,男5例,女27例,年齡19~42歲,長期和反復應用皮炎平25例,皮清霜和皮炎平交替應用4例,短期內大量應用派瑞松3例,用藥時間3個月~4.5年。
1.2 臨床特征 對糖皮質激素軟膏依賴性;停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反跳性;不能應用任何化妝品,對風、熱等各種刺激敏感;自覺瘙癢或灼熱;面部彌漫性紅斑、散在炎性丘疹或膿皰、毛細血管擴張和皮膚干燥脫屑。原發面部皮疹:
痤瘡、
脂溢性皮炎、濕疹。全部病例進行面部螨蟲檢查,治療組陽性11例,對照組10例。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康體多20~40ml,每日1次靜滴;對照組:鹽酸西替利嗪10mg,口服,每日1次;兩組均外用10%氧化鋅軟膏,對合并螨蟲感染者同時給予甲硝唑250ml,每日1次靜滴,5天后改為口服甲硝唑200mg,每日3次。治療2、3、4周后觀察結果。
1.4 療效判斷標準 痊愈:皮損全部消退,自覺癥狀消失,停藥后2個月內無復發;顯效:皮損消退75%以上,自覺癥狀消失;有效:皮損消退50%以上,自覺癥狀明顯減輕;無效:皮損消退不足50%,自覺癥狀改善不明顯。
2 結果
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結果(略)
治療組總有效率96.9%,對照組總有效率50.0%,兩組有效率經χ2檢驗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
3 討論
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在臨床上很常見,一般是停用類固醇軟膏外用,給予抗組胺藥物治療,但常頑固難愈,其發病機制不十分清楚,或許是類固醇使血管收縮而導致局部代謝產物(NO)堆積,停藥后使毛細血管擴張[1],或可能由于長期或大量應用類固醇激素引起的副作用,也可能由于類固醇的免疫抑制作用,使皮膚表面微生物過度繁殖,并作為超抗原介導炎癥反應,同時釋放炎癥介質[1]。我們通過觀察也發現患者面部使用激素后螨蟲感染率較高,達33.87%,同時給予甲硝唑治療效果更好。
康體多注射液是以中藥甘草的有效成分甘草甜素(甘草胺鹽)為主藥,配以L-半胱氨酸制成的中西藥復方制劑,甘草甜素是一種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三萜皂甙,其甙元部分與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結構相似,具有激素樣作用而沒有激素樣副作用,它對補體及超氧陰離子具有抑制作用,也能抑制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和抑制花生四烯酸的游離,從而具有消炎、抗過敏的作用[2],而且康體多注射液內含多種氨基酸,可提高機體巨噬細胞系統的吞噬功能,可誘生γ-干擾素起到調節機體免疫的功效,因此,我們應用它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效果滿意,治愈率高,見效快。我們發現治療組患者多在治療2~3周時基本治愈,對照組見效慢,多在3~4周,有效率低,而且治療有效的患者全部合并螨蟲感染。而應用甲硝唑治療者,我們推測對照組有效可能是應用甲硝唑而使激素后螨蟲感染治愈而使臨床癥狀減輕,可見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單純應用抗組胺藥口服和外用脫敏軟膏收效甚微,康體多是一種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十分有效的藥物,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來源:《中華現代皮膚科學雜志》2005年第2卷第3期;《康體多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楊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