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芪五味子膠囊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黨參等研成細粉備用,黃芪等用不同濃縮乙醇滲漉收集清膏,然后制粒、干燥、裝膠囊或采用全部藥材水蒸煮并收集揮發油,然后加輔料、裝膠囊,完備成本發明。該藥是在現有片劑基礎上劑型工藝改革,與原劑型相比,工藝更合理,生產更簡便,對保留和穩定揮發性成分有突破性改進,并全面提高了質量控制標準,廣泛適用于現代中藥企業。
參芪五味子膠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1)工藝中黨參、處方量1/3的五味子粉碎成過80-160目的細粉,最佳是超微粉碎成200-300目的細粉備用。
(2)工藝中黃芪、酸棗仁、處方量2/3的五味子粉碎成過5-40目的粗粉,最佳是粉碎成過10目的粗粉,分別用45%、70%、60%的乙醇作溶劑進行滲漉,漉液回收乙醇后,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0-1.40(20℃),最佳為相對密度1.30(20℃)的清膏。
(3)工藝
中滲漉的條件為:五味子、黃芪、酸棗仁分別以40-80%的乙醇為溶劑,浸漬24-72小時,漉速為3-5ml/分鐘/kg藥材,收集藥量的4-12倍量的漉液;最佳為:五味子以60%乙醇為溶劑,黃芪以45%乙醇為溶劑,酸棗仁以70%乙醇為溶劑,浸漬48小時,漉速為3-5ml/分鐘/kg藥材,收集藥量的10倍量漉液。
(4)工藝中干燥采用減壓干燥/噴霧干燥,減壓干燥溫度為50-80℃,最佳為60℃,噴霧干燥,將提取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5-1.15(60℃)的濃縮液,噴霧干燥,進風溫度為100-200℃,出風溫度50-150℃;最佳濃縮液的相對密度為1.08(60℃),進風溫度為150℃,出風溫度為100℃。
(5)工藝中所加輔料可以是微粉硅膠、β-環糊精、硬脂酸鎂、淀粉、糊精等中的任何一種/多種混合使用。
(6)將(1)、(2)、(3)、(4)、(5)所得物料按國家處方標準投料、混勻、裝膠囊、質檢、包裝,制得參芪五味子膠囊。
參芪五味子膠囊具有健脾益氣、寧心安神之功效,主治心悸氣短、動則氣喘易汗、少寐多夢、倦怠乏力、健忘等證。新制劑有利于人體吸收,且服用劑量減少,提高了患者用藥的順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