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都是宅男宅女,常久坐在空調房內,平日缺少運動,生活習慣也非常的不健康,加上常常不加節制的喜歡食用海鮮等涼性食物,加上天氣的陰濕、寒冷等,使得風濕病開始“瞄上”了這些宅男宅女。目前正處于春節,風、寒、濕邪較重,更是極易成為這類疾病發生及復發的誘因。
為什么風濕骨病春季易發生或復發呢?一方面,春季萬物生發,有些致風濕病的病原體如鏈球菌正處于高度活躍狀態;另一方面,乍寒乍暖,驟雨驟晴,人的身體來不及適應,也容易誘發風濕或使風濕加重。風濕病人的關節及其周圍血管神經功能不健全,潮濕時,濕度增高的刺激會使關節神經的敏感性增強;而寒冷會使肌肉僵硬,血流緩慢,血中和關節滑液中一些蛋白質類物質增加,致使滑液粘度增高,從而使關節活動受阻,產生疼痛感或痛感加重。
類風濕關節炎被稱為不死的癌癥,通常會出現關節疼痛、僵硬、腫脹和骨破壞,以及內臟損害,如果不及時使用有效的方法控制,關節炎癥會不斷發展,最終會出現關節的殘疾,導致生活嚴重受限并且喪失勞動能力。研究顯示,75%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在發病2年內即可出現骨破壞,高達80%的患者在患病20年后會出現殘疾;有工作能力患者中,1/3的在發病之后2年內喪失勞動能力。
風濕病是以損傷關節、肌肉、骨骼、肌腱、韌帶、滑囊、筋膜、血管、神經為主,引起疼痛、腫脹、麻木、酸楚甚者變形、殘廢,傷及五臟六腑,最終會危及生命的一類疾病。此病對各年齡段危害都很大,特別是老年人。中西醫風濕病專家認為,建立先進的免疫實驗室,能對風濕病做出早期診斷,把現代醫學診療手段和中醫傳統的治療方法相結合。
因此,在春季,風濕病病人在注意飲食起居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冷暖變化、防寒、避風,注意衣服的增減;要加強鍛煉,如散步、打太極拳、做保健操、保健按摩等,但不能過度勞累。增加營養,提高機體的抵抗力,提倡飲食的多樣性與科學性。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營造一個良好的人居環境和心理環境。
百濟藥師提醒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要做好春季保養工作,以防舊病復發。時刻關注天氣變化,適當增減衣物,注意患病關節的防寒保暖,保證居所的干燥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