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代西醫西藥治療方法
(1)急性期:潑尼松10毫克,每日3次,服藥7~10天后,疼痛逐漸緩解,逐漸減量停藥。嚴重病例可用地塞米松10毫克/天靜脈滴注7—10天。
(2)止痛劑:小劑量阿司匹林1.0克,每日3次;布洛芬200亳克,每日3次。
(3)B族維生索:維生素B1 100毫克,每日]次,肌肉注射。維生素B12 100—300毫克,每日1次,肌肉注射。
(二)封閉治療
常采用1%一2%普魯卡因與潑尼松龍各l毫升椎旁封閉,3~5天后重復注射。
(三)手術療法
坐骨神經痛的封閉治療
1.坐骨神經干封閉:取坐骨結節外緣和髂后上棘間連線與通過大轉子尖水平線的交叉點(即梨狀肌下孔處)或股骨大轉子和坐骨結節間聯線的中點。用10cm長的20號穿刺針穿刺,于坐骨神經干周圍注射0.5%普魯卡溶液20ml和潑尼松龍25mg,3~5天一次,4~6次為一療程。
2.腰椎旁神經根封閉;健側臥位,雙膝、髖屈曲。根據椎旁壓痛點及臨床表現的根區癥狀,于相應腰椎棘 突間隙平面離中線3~3.5cm處,用20~22號10cm長穿刺針垂直進針,約深入3~4 ,針尖受阻表示已抵達橫突表面后,退針約1cm,作25 o向上并向內側傾斜約20o,沿橫突的上緣重新進針,較原來由皮膚至橫突的深度再深入1~1.5cm,獲得觸電感后,回抽無血、無腦脊液,即可注入0.5%-1% 普魯卡因溶液10~15ml和潑尼松龍25mg,3~5日一次,4~5次為一療程。
骶管硬膜外封閉:體位同上。用小兒腰穿針經骶裂孔(尾骨尖沿中線向上約4~5cm,此點兩旁各有一突起的骶骨,然后將針尾向尾端后上棘形成等邊三角形)近乎垂直進針,當有阻力消失感時,表示針尖已進入骶骨,然后將針尾向尾端放低,幾乎與骶軸線方向一致徐徐進針,約深入3~4cm,取出針芯,銜接注射器,回抽無血無腦脊液,注入0.5%普魯卡因溶液30ml及潑尼松龍25mg,每日一次,4~6次為一療程。
4.潑尼松龍25mg加普魯卡因2ml局部痛點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