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疾病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減少肝功能損害,雙環醇片是人工合成的國家兩組藥物性肝損傷發生率比較類抗肝炎新藥,具有抗炎保肝作用。雙環醇片能夠有效預防抗結核藥物所致的肝損傷,且雙環醇片服用方便,病人依從性好,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肝臟疾病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減少肝功能損害,
雙環醇片是人工合成的國家兩組藥物性肝損傷發生率比較類抗肝炎新藥,具有抗炎保肝作用。雙環醇片能夠有效預防抗結核藥物所致的肝損傷,且雙環醇片服用方便,病人依從性好,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雙環醇片臨床療效分析
雙環醇片可用于治療慢性肝炎所致的氨基轉移酶升高。適用于輕、中度慢性病毒性肝炎以及非病毒性慢性肝炎的轉氨酶升高。對于其他
肝病,如代償期
肝硬化和肝纖維化、
藥物性肝炎等,
百賽諾在相關基礎研究中顯示出良好的降酶作用,有待于在臨床上開展系統的專項研究。
雙環醇可清除實驗動物細胞內的自由基,保護肝細胞膜和線粒體,減輕肝臟的炎性損傷,防止肝纖維化;可增強肝臟蛋白質的合成作用,促進肝細胞再生。
雙環醇片臨床應用特點
經臨床研究結果證實,雙環醇片具有如下臨床特點:
1.轉氨酶復常率高且作用持久,服用雙環醇片TM6個月轉氨酶恢復正常的病人中停藥3個月后70%以上的病人轉氨酶仍維持正常水平: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ALT:雙環醇片用藥6個月,ALT復常率為53.5%;停藥3個月后,ALT復常率40.2%,70%以上的ALT恢復正常的病人ALT保持穩定。AST:雙環醇片用藥6個月,AST復常率為48.7%;停藥3個月后,AST復常率48.7%,全部AST恢復正常的病人AST保持穩定。
2. 雙環醇片可以使HBeAg和HBV-DNA持續轉陰:用藥6個月HBeAg轉陰率為20.8%,停藥3個月后為29.0%;用藥6個月HBV-DNA 轉陰率為39.0%,停藥3個月后為45.7%;用藥6個月血清轉換率(HBeAg 轉陰同時HBeAb轉陽)為15.6%,停藥3個月后為20.8%;用藥6個月HBeAg和HBV-DNA同時轉陰為16.7%,停藥3個月后,兩者同時轉陰為26.0%;治療前ALT>200單位/L 的病人HBeAg和血清轉換率用藥6個月分別為28.6%、25.4%;停藥3個月后上升至47.6%和38.1%。
3. 雙環醇片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相關臨床癥狀均有較大的改善,其中乏力,納差,肝痛,腹脹和惡心的改善率在80%以上;
4. 雙環醇片治療慢性病毒性肝炎,除極個別病人偶有頭暈和皮疹外,未發現其它不良反應;
雙環醇片的相關介紹
抗肝炎創新藥物雙環醇片(商品名:百賽諾)于2001年上市,2004年4月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正式生產,現已列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乙類。
研究顯示:雙環醇可清除實驗動物細胞內的自由基,保護肝細胞膜和線粒體,減輕肝臟的炎性損傷,防止肝纖維化;可增強肝臟蛋白質的合成作用,促進肝細胞再生。此外,可誘導HepG2細胞凋亡,抑制HepG2.2.15細胞株分泌HBsAg、HBeAg和復制HBV DNA[1~3]。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臨床試驗表明:雙環醇片安全性好,可明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
丙型肝炎病人的臨床癥狀,有效地降低血清氨基轉移酶且作用穩定、持續,同時對血清病毒學標志的轉換也初步提示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