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腦病過去稱肝性昏迷,是嚴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綜合病征,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意識障礙、行為失常和昏迷。肝性腦病治療的關鍵在于祛除誘因,即對各種原發病要及時有效治療。肝病患者要認識到一些誘因是很容易誘發肝性腦病的,如感染、消化道出血,攝入過多的高蛋白食物,大量利尿,便秘,不恰當地使用鎮靜劑、安眠藥等,所以不管在藥物治療和平時的飲食中,都要特別注意。那么,肝性腦病患者在飲食上具體應注意些什么呢?
肝性腦病患者的飲食原則:
1、熱能和碳水化合物:供給充足的熱量以滿足腦組織代謝,減少體內組織蛋白分解,促進肝功能的恢復,是肝性腦病治療過程中必須保證的環節。
2、蛋白質:對于肝性腦病的病人,減少氨的來源。抑制其產生和減少吸收,
是治療的重點。控制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入量是防止血氨升高的基本措施之一。
3、脂肪:使用脂肪應以小劑量為好,每日1g/d效果較好。應盡量使用中鏈脂肪酸加上必須氨基酸,供應熱量不超過總量的40%。對于昏迷的病人應盡量慎用脂肪。
4、水、電解質、維生素:肝衰竭時各種維生素攝取量降低并產生吸收障礙、利用不良,致維生素丟失增多與儲存耗竭,而大量應用葡萄糖也增加了維生素的消耗。對于已知與肝功能有關的維生素(B1,B2,B6,B12,C,A,E,K,葉酸,泛酸,生物素,尼克酸)必須全面補充,并且補充劑量要超過生理量的數倍,最好聯合補給,以免影響維生素之間的平衡。
具體來說,肝性腦病有宜忌食物。
適宜食物:
1、對能進食者供給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選葡萄糖、米湯、藕粉、果汁、果醬、果凍等,以及細糧和纖維少的水果。豆制品含豐富的亮氨酸、異亮氨酸等支鏈氨基酸,為肝性腦病病人蛋白質的良好來源。牛乳蛋白質產氨較少,在病情好轉時可適量逐漸增加。要注意電解質的變化,糾正電解質紊亂。
2、肝昏迷前驅期,宜選用易消化的低蛋白、低脂肪、低鹽、高碳水化合物的半流質飲食或流質飲食,已有昏迷者,可用鼻飼流食。
3、肝昏迷少渣半流質飲食:能量(1600kcal),蛋白質30g, 脂肪30g,碳水化物300~320g,食鹽1~2g,銅3mg,鋅15mg。微量元素不足者可應用相應的營養素補充劑補充。
4、肝昏迷鼻飼流質飲食:能量5.9~(1400~1500kcal),蛋白質20g,脂肪30g,碳水化合物280g,食鹽1~2g,銅3mg,鋅15mg。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肉類、蛋類等蛋白質產氨較多,肝性腦病患者不宜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