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肝性腦病是肝硬化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合理的日常飲食能夠復制治療肝性腦病。那么,肝性腦病患者怎么飲食才能保證身體需求的基礎上,從而達到良好的輔助治療的效果?
肝性腦病,過去稱肝性昏迷(hepatic coma),是嚴重
肝病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綜合病征,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意識障礙、行為失常和昏迷。肝性腦病多由于急、慢性
肝炎和
肝硬化、
肝癌等病因引起。
肝性腦病飲食原則一:蛋白質的攝入。出現肝性腦病的征兆時一定要避免進食高蛋白飲食,以免導致腸道內氨的產生增加,吸收入體內從而加速病情的進展。雖然蛋白質供給過多會誘發或加重
肝昏迷;但是如果蛋白質供給過少,又不利于肝組織修復和病體康復。所以,蛋白質的供給量應視病情而定。
肝性腦病飲食原則二:流質食物。昏迷前期,宜給極易消化的少渣半流質或流質飲食,昏迷不能進食者,若無食管靜脈曲張者,可用鼻飼。
肝性腦病飲食原則三:香蕉。可進食香蕉等水果,保持大便通暢,每日1-2次,有利于腸道內氨的及時排除。
肝性腦病飲食原則四:補鉀。對于食欲下降,或者嘔吐、腹瀉德病人,要及時補鉀,如飲用鮮黃瓜汁、蘋果汁等,避免發生低鉀性堿中毒而引起肝性腦病。
肝性腦病飲食原則五:益生菌。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益生菌,如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k和嗜酸乳桿菌等,穩定機體內環境。
肝性腦病飲食原則六:避免鎮靜藥物。盡量避免使用鎮靜安眠類的藥物,避免由此直接引發肝性腦病。
肝性腦病飲食原則七:熱量。以適當供給低脂肪的食物和糖類,可補充機體所需的熱量。
肝性腦病飲食原則八:避免鐵制劑。除非病人出現明顯貧血的現象,否則一般肝硬化患者要避免服用含有鐵制劑的營養品或礦物質,因為鐵劑具有加重肝硬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