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平、劉耀敏、厚 今,宋英華、張國民
苦參素是從中藥苦豆子提取出來的有效成分,氧化苦參堿含量98%以上。研究證明它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轉染的2.2.15細胞分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有顯著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是目前治療急、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的常用藥物。以往用藥為單純的肌肉注射、靜脈滴注或口服治療,療效較肯定。但是如果在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取得療效的基礎上,給予口服繼續治療,療效是否提高。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3年4月先后使用苦參素不同劑型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2例,取得較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歷選擇 本院門診和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2例,男23例,女11例,年齡18-62歲,平均(35.1±10.6)歲,輕度16例、中度12例、重度4例,ALT平均(312.5±164.0)U/L.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傳染病、寄生蟲病會議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診斷標準,并且HBsAg,HbeAg,HBV-DNA均持續陽性半年以上,血清膽紅素Tbil<34.2μmol/L,ALT>40U/L,不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及嚴重并發癥,非妊娠及哺乳期婦女,近半年內未用過抗病毒及免疫調節藥物.兩組患者性別,年齡,ALT及病情輕重程度均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與苦參素注射液600mg深部肌肉注射,每日一次,3個月為1療程。之后,治療組繼續服用苦參素膠囊200mg,每日3次,3個月為1療程,用1個療程,對照組不予苦參素膠囊繼續治療。兩組患者均常規靜脈滴注干草酸二胺注射液(肝利欣)、口服微生素及對癥治療,不用其他抗病毒藥物及免疫調節劑。
1.3 觀察項目 (1)治療前,治療1個月、3個月和6個月觀察下列項目:ALT,用時間分辨免疫熒光分析法(FIA)檢查乙肝病毒標志物:HBsAg 、HBe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Anti-HBs)、乙型肝炎e抗體(Anti-HBs)、乙型肝炎核心抗體(Anti-HBs),聚合酶鏈反應法(PCR)檢測HBV-DNA.(2)觀察血、尿常規,血尿素氮,肌酐,血壓及心電圖,治療前及治療1個月、3個月和6個月各觀察1次(3)觀察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對定量指標動態觀測資料采用裂區設計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測。分析軟件為SPSS10.0。
2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1個月、3個月和6個月,ALT均隨療程延長改善,不同時間之間差別有統計學意義。1個月、3個月和6個月與治療前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說明兩組治療均有效,但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2。
表1 ALT變化情況
組別 |
例數 |
治療1個月 |
治療3個月 |
治療6個月 |
治療組 |
32 |
87.2±37.4 |
45.0±21.2 |
34.1±17.2 |
對照組 |
34 |
88.0±40.8 |
48.6±24.0 |
37.6±18.1 |
表2 ALT 方差分析
變異來源 |
SS |
v |
MS |
F值 |
P值 |
患者間 |
|
|
|
|
|
藥物間 |
4832.364 |
1 |
4832.364 |
0.387 |
0.536 |
患者個體誤差 |
799243.382 |
64 |
12488.178 |
|
|
患者內 |
|
|
|
|
|
時點間 |
3007510.379 |
3 |
1002503.460 |
190.299 |
0.000 |
藥物x時點 |
7149.652 |
3 |
2383.217 |
0.452 |
0.716 |
重復測量誤差 |
3634048.856 |
1 |
3634048.856 |
|
|
治療組治療1個月、3個月和6個月ALT復常率分別為50.0%(16/32)、81.3%(26/32)、87.5%(28/32),對照組分別為55.9%(19/34)、73.5%(25/34)、82.3%(28/34),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值分別為0.537,0.206,0.057,均P>0.05)。治療后HBeAg 和HBV-DNA變化情況,見表3.
表3 治療后HBeAg 和HBV-DNA轉陰率[例(%)]
組別 |
例數 |
治療1個月HBeAg |
治療3個月HBeAg |
治療6個月HBeAg |
治療1個月HBV-DNA |
治療3個月HBV-DNA |
治療6個月HBV-DNA |
治療組 |
32 |
7(21.9) |
11(34.4) |
14(43.8) |
7(21.9) |
13(40.6) |
15(46.9) |
對照組 |
34 |
9(26.4) |
12(35.3) |
10(29.1) |
10(29.4) |
13(38.2) |
11(32.4) |
X2值 |
|
0.02 |
0.03 |
0.91 |
0.16 |
0.29 |
0.91 |
P值 |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治療6個月后治療組HBeAg,HBV-DNA無復陽病例,而對照組HBeAg,HBV-DNA復陽率分別是16.7%和15.4%。治療組有3例患者HBeAg轉陰,并且Anti-HBs陽轉,而對照組只有1例HbsAg陰轉,Anti-HBs陽轉。
藥物安全性,所有患者用藥前及用藥1個月、3個月和6個月時檢查血、鳥常規、腎功能、血壓及心電圖,均無明顯變化。所有患者中,除部分肌肉注射部位疼痛和少數有硬結外,均無其他不良反應。
3 .討論
慢性乙型肝炎是世界常見傳染病,全球約有3.5億患者。我國是乙型肝炎高發區,HBsAg攜帶率為9.75%,約1.2億人 。HBV感染后約25%發展為慢性肝炎,部分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關鍵是抗病毒治療?鄥⑺厥菑闹兴幙喽棺又刑崛〕鰜淼挠行С煞,氧化苦參堿含量達98%。臨床觀察證實,氧化苦參堿在抗病毒及改善肝功能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并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該藥劑型較多,有肌肉注射、靜脈注射、口服3種劑型。以往采用單一型治療1個療程(3個月),取得了較好的抗病毒效果。我們曾報道肌肉注射苦參素3個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HBeAg和 HBV-DNA陰轉率分別達40.0%和42.5%,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人提出苦參素不同劑型先后使用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可以鞏固療效。本實驗研究證實,肌肉注射苦參素3個月后,治療組HBeAg和HBV-DNA陰轉率為34.4%和40.6%,對照組為35.3%和38.2%,兩組比較差異統計學意義。治療組繼續口服苦參素膠囊治療3個月后,HBeAg和 HBV-DNA陰轉率提高為43.8%和46.9%,對照組為29.4%和32.4%,治療組HBeAg和 HBV-DNA陰轉率高于對照組,但兩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結束后,對照組部分患者HBeAg和 HBV-DNA復陽,復陽率為16.7%(2例)和15.4%(2例),治療組HBeAg和 HBV-DNA無復陽患者,并且仍有部分患者經口服苦參素膠囊治療后,HBeAg和 HBV-DNA陰轉。治療組治療6個月有3例患者HBeAg陰轉,并且Anti-HBs陽轉,而對照組只有患者1例HBsAg陰轉,Anti-HBs陽轉。
兩組患者癥狀及ALT改善情況相似,隨著療程延長,治療效果相應的提高。兩組患者除少數肌肉注射部位疼痛和硬結外,無其他不良反應。
以上表明,苦參素具有明顯的抗病毒保肝作用,經過肌肉注射取得一定的療效后,續口服苦參素膠囊治療,能鞏固并提高抗病毒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明俠 ,李晶,蔣蓓莉。博爾泰力注射液治療慢性乙型肝炎89例[J]。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01,1(4);26-27。
[2]王勤環,朱理珉,張清波,等。慢性病毒性肝炎藥物治療藥物新方案研究[J]。醫學研究通訊,2001,30(4);8-11。
[3]王桂平,尹曉春,宋英華。博爾泰力聯合甘利欣治療慢性乙型肝炎40例臨床觀察[J]。承德醫學院學報2003,20(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