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
胃癌也像其他
癌癥一樣,關鍵在于“三早”,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據觀察研究發現,從胃組織某部位的細胞開始發生癌變,到臨床上出現一定的癥狀體征,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由量到質變的過程。這個過程,醫學上稱之為“癌前期“。而這一時期,也是治療效果最佳的階段。因此,如能注意胃癌的早期表現。則有利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防患于未然。
1、上腹部不適及飽脹,常有一種腹部燒灼、嘈雜及飽脹感,飯后尤其明顯,并且隨著病情發展,癥狀日益加重。這些早期胃癌的癥狀要與消化不良和慢性胃炎相區別。消化不良常有飲食不慎,暴飲暴食的歷史,而慢性胃炎往往有反復發作的病史。
2、上腹部隱痛,早期胃癌的疼痛無定時,或表現為持續隱痛,而不像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那樣有較明顯的飯后痛或飯前痛的特點。若病人原來有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其疼痛的規律性可以突然改變,且原治療潰瘍病有效的藥物突然變得無效或效果明顯降低。
3、食欲減退,早期胃癌往往是突然性地表現為食欲不振和厭油膩。這要與
肝炎相區別。肝炎常有轉氨酶升高以及發燒乏力、尿黃呈濃茶色、黃疸等全身早期胃癌的癥狀。
4、早期胃癌的癥狀也可出現食后飽脹感并伴有輕度惡心。賁門部
腫瘤開始可出現進食不順 ,逐步發展為吞咽困難和食物反流。胃竇癌進一步發展可因幽門梗阻而出現嘔吐。
改善胃癌患者預后的關鍵是作好二級預防,即早期胃癌的發現和治療。進展期胃癌手術切除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30~40%,而早期胃癌(EGC),即癌細胞僅浸潤至胃黏膜層和黏膜下層,無論有無淋巴結轉移,手術治療后5年生存率可在80~90%,其中始發階段小胃癌(SGC)及微小胃癌(MGC)的10年生存率可達100%。故早期的胃癌及時準確檢出和治療,對于降低胃癌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早期胃癌的X線診斷:早期胃癌系指腫瘤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層,而不論其范圍大小或有無淋巴結轉移。胃低張力雙重對比造影的調線檢查結合纖維胃鏡檢查對發現早期胃癌具有很大的價值。
在早期胃癌的癥狀中,癌灶最大直徑小于1厘米者,稱小胃癌;癌灶最大直徑小于0~5厘米者,稱微小胃癌;胃粘膜活檢病理診斷為胃癌,而手術切除標本經病理節段性連續切片組織病理學檢查,未再發現癌組織者,稱一點癌。早發現自己身體出現的異常,從而早治療,早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