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乳腺癌骨轉移屬于概率較高的乳腺癌轉移,了解乳腺癌骨轉移癥狀,對乳腺癌骨轉移的癥狀保持警惕非常重要。那么,乳腺癌骨轉移有哪些癥狀呢?下面帶你去認識一下。
乳腺癌骨轉移是指乳腺癌細胞通過血液循環轉移到骨骼,并在骨骼局部生長,造成骨破壞.
腫瘤侵犯骨膜或形成病理性
骨折時可產生劇烈疼痛癥狀,脊椎轉移時癌腫可突入髓腔或形成病理性壓縮性骨折的癥狀,最終壓迫脊髓造成截癱。骨轉移多發生在肋骨、胸骨、胸椎及腰椎等部位。
乳腺癌骨轉移使病情加重的原因:
發生骨轉移后患者常感到疼痛,且隨著病情的發展逐漸加重。其原因有:
1、骨質破壞,骨膜伸展,骨膜中存在痛覺纖維。
2、腫瘤侵犯周圍組織的神經,產生壓迫和破壞,腫瘤侵犯周圍組織的骨、關節、軟組織時,均會釋放致痛物質,作用于疼痛感受器。
3、骨病灶周圍的肌肉緊張,體位改變時使疼痛加劇。
4、骨轉移瘤本身可分泌前列腺素類致痛物質。消炎痛等非激素類藥具有前列腺素E2合成的環氧酶,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
骨轉移是乳腺癌血行轉移中常見的轉移途徑。骨轉移早期,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和體征。在骨轉移晚期,當癌細胞較大面積破壞骨組織,侵犯骨膜或形成病理性骨折時可產生劇烈疼痛。骨轉移的疼痛常表現為部位固定、疼痛劇烈、進行性加重的特點。長骨轉移時可形成病理性骨折;脊椎轉移時癌腫可突入髓腔或形成病理性壓縮性骨折,最終都壓迫脊髓造成截癱。所以控制乳腺癌骨轉移是延長病人生存期非常的關鍵之一。
乳腺癌骨轉移在X線片上以溶骨型破壞為主,少數可以是成骨型,轉移灶可見骨密度增高,顱骨和肋骨多見。臨床上主要是在病變區出現疼痛,疼痛程度不一,輕者鈍痛,重者劇痛。初起在臥床休息后得到緩解,以后隨著轉移灶的增大,疼痛可表現為持續性。往往在出現病變區疼痛幾個月以后,乳腺癌患者才出現骨質破壞,因此乳腺癌患者術后出現軀體疼痛時,即使X線攝片陰性,也不可輕易否定骨轉移的存在。有10%左右骨轉移后還可并發病理性骨折,乳腺癌出現骨轉移在化驗檢查時,可見血清堿性磷酸酶升高和血鈣升高。
骨轉移還可以導致骨痛、病理性骨折、神經壓迫癥狀和高鈣血癥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建立科學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預防復發和轉移,建議患者開展體育鍛煉,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態,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每年進行復查,有利于及時了解病情變化,及時發現復發和轉移病灶,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