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妥滋適應癥】與其他抗病毒藥物聯合使用,去羥肌苷分散片用于治療I型HIV感染。START2是一個多中心、隨機、開放(open-label)研究,比較去羥肌苷分散片(200毫克,每天2次)/司坦夫定/茚地那韋和齊多夫定/
拉米夫定/茚地那韋兩者在205例初治病人中的療效。通過48周的觀察,兩種方案在對HIVRNA水平的抑制和CD4細胞數目的增加方面效果相近。AI454-148也是隨機、開放、多中心的研究,它比較去羥肌苷分散片(400毫克,僅每日一次)加司坦夫定(40毫克,每日兩次)及奈非那韋(750毫克,每日三次),與齊多夫定(300毫克,每日兩次)加拉米夫定(150毫克,每日兩次)及奈非那韋(750毫克,每日三次),兩者在756例初治的病人中的治療效果,這些病人基線水平上CD4細胞計數的平均值是340個細胞/立方毫米(范圍是80-1568個細胞/立方毫米),血漿HIV-1RNA的平均值是4.69log10拷貝數/毫升(范圍是2.6-5.9log10拷貝數/毫升)。兩個治療組48周后,CD4細胞計數的平均值增加了188個細胞/立方毫米。在兩項隨機雙盲研究中(ACTG116A,1989-1992;ACTG116B/117,1989-1991),分別收集了617個和913個有HIV癥狀或已接受治療一年以上的病例,比較了去羥肌苷(每日兩次)和齊多夫定(每日三次)的療效。結果表明,在初次接受治療的患者中(ACTG116A),兩者對HIV疾病的進展的作用相同;接受去羥肌苷分散片治療患者的死亡率為26%,接受齊多夫定治療患者的死亡率為21%。先前接受過齊多夫定治療的患者(ACTG116B/117),去羥肌苷分散片治療患者的HIV疾病的進展和死亡率(32%)比齊多夫定治療組(41%)低。然而,兩組的存活率相同。另有一項兒童患者的隨機雙盲研究(ACTG152,1991-1995)。此項研究收集了831個患者。這些患者已接受了齊多夫定(180mg/m2,每6小時一次)、去羥肌苷(120mg/m2,每12小時一次)或齊多夫定(120mg/m2,每6小時一次)加用去羥肌苷(90mg/m2,每12小時一次)一年半以上治療。與齊多夫定單藥治療比較,去羥肌苷治療或去羥肌苷與齊多夫定合用的患者,其HIV疾病的進展和死亡率較低。研究證明,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單藥治療的臨床有效性,包括去羥肌苷分散片在內,都具有時間限制性。兒科病人在使用去羥肌苷分散片方面有在成人和兒科病人中進行的充足的和嚴格的對照研究證據支持。(參閱藥理毒理,不良反應和用法用量)在對HIV感染進展期病人的擴大研究項目中,65歲以上病人胰腺炎發生的頻率(10%)大于年輕病人(5%)。去羥肌苷臨床研究的65歲以上研究對象的數目不夠,尚不能判斷與年輕病人的反應相比有無差異。去羥肌苷基本上通過腎臟排泌,對于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毒性反應的危險性可能更大。由于老年病人常會有腎功能的減退,治療時應注意劑量的選擇。此外,應監測腎功能,隨時調整劑量(參閱用法用量:劑量調整)。【
惠妥滋用法用量】劑量:去羥肌苷分散片應在餐前至少30分鐘給藥,或在用餐2小時以后,空腹服用。無論是每日一次,還是每日兩次,為了提供足夠的緩沖液以防止去羥肌苷在胃中被酸降解,每次至少應服用兩片相應的劑量。因需要足夠的緩沖劑,200mg規格的片劑只用于每日一次治療方案。為避免胃腸道的不良反應,患者每次服藥不應超過4片。成人:推薦劑量按體重和每日一次、每日兩次的治療方案,劑量調整:一旦出現胰腺炎的臨床征兆和實驗室檢查異常,患者應即刻暫緩用藥并確定是否發生胰腺炎。胰腺炎被確診后,停止使用去羥肌苷分散片(參閱警告)。若患者出現外周神經病變的癥狀,待中毒癥狀消退后,患者仍能耐受減量的去羥肌苷分散片治療。重復使用去羥肌苷分散片后,若再出現外周神經病變,應考慮完全停止去羥肌苷分散片治療。腎功能損害的患者服用去羥肌苷分散片,因消除速率降低,劑量需作調整。腎功能損害患者的推薦用藥劑量和用藥間隔時間。鑒于在兒童患者中,尿液排泄也是消除去羥肌苷的主要途徑,若兒童患者腎功能有損害,其去羥肌苷的清除率也將隨之而改變。雖然還沒有實驗數據表明這類患者用藥劑量需調整,仍可考慮減少劑量或加長用藥間隔。連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的患者-建議使用常規劑量給藥(參閱表10: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min患者的推薦劑量)。血液透析后,不需要再補充給藥。肝功能損害-參閱警告和注意事項。為提供足夠的緩沖劑,每次至少給藥兩片,但不超過四片,充分咀嚼,或用至少一盎司的水,使分散片充分分散,攪拌至分散均勻后,立刻服用(參閱注意事項的患者須知)。若需增加味道,分散液可用一盎司的蘋果汁稀釋。服用前再次攪拌,用透明的蘋果汁調配的分散液在62°F至73°F(17°C至23°C),可穩定一小時。【
惠妥滋注意事項】警告:單獨或聯合使用去羥肌苷分散片,不論免疫抑制水平如何,初次和有治療經驗的患者都有可能出現致命性或非致命性胰腺炎。去羥肌苷分散片對懷疑有胰腺炎的病人,應暫緩使用;確定有慢性胰腺炎的病人,應停止使用。在單獨或聯合使用核苷類似物包括去羥肌苷及其它抗逆轉錄病毒的藥物時,乳酸中毒和嚴重的肝腫大伴脂肪變性,包括死亡的病例都曾有過報道。孕婦在接受去羥肌苷和司坦夫定及其它抗逆轉錄藥物聯合治療時,曾報道有致命性乳酸中毒發生。孕婦聯合使用去羥肌苷和司坦夫定時應慎重,只有當潛在的利益明顯大于潛在的危險性時,才可使用。【
惠妥滋禁忌】對去羥肌苷和其他配方成分有明顯過敏的患者,禁用去羥肌苷分散片。警告1.胰腺炎無論在未接受治療患者,還是曾接受治療患者,也無論免疫抑制的程度,單獨使用或者合用去羥肌苷分散片,均會產生致命或非致命的胰腺炎。若懷疑患者患有胰腺炎,應暫停使用去羥肌苷分散片。一旦確定有胰腺炎,應停止使用去羥肌苷分散片。合用司坦夫定的患者,無論是否同時合用羥基脲,發生胰腺炎的可能性均較大。為了維持生命,必須使用有胰腺毒性的藥物時,建議暫停使用去羥肌苷分散片。有胰腺炎危險因素的患者,盡量避免使用去羥肌苷分散片,一定需要使用時,需格外小心。HIV感染的晚期患者,其發生胰腺炎的可能性高,需密切觀察。腎功能損害的患者,若劑量不作調整也較容易發生胰腺炎。胰腺炎的發生率與劑量有關。在三期研究中發現,若劑量超過推薦劑量,其發生率為1%到10%,而采用推薦劑量時的發生率為1%到7%。小兒研究發現,首次劑量低于300mg/m2/日時,胰腺炎發生率為3%(2/60);高劑量時,發生率為13%(5/38)。兒童患者出現胰腺炎癥狀或體征時,應暫停使用去羥肌苷分散片。一旦確診有胰腺炎,應停止使用去羥肌苷分散片。2.乳酸中毒和并有脂肪變性的重度肝腫大單獨使用核苷類藥物或者聯合用藥,包括去羥肌苷和其他抗病毒藥物,均會產生乳酸中毒和并有脂肪變性的肝腫大,甚至會引起死亡。這些情況多發生在女性。肥胖和長期的核苷攝入可能是引起上述情況的危險因素。若患者有患肝臟疾病的危險因素,使用去羥肌苷分散片需謹慎。因這些情況也發生在無危險因素的患者,所以用藥也需注意。臨床上或實驗室檢查一旦出現乳酸中毒或明顯的肝毒性(包括肝腫大和脂肪變性,轉氨酶可能不升高),去羥肌苷分散片治療應暫緩。3.視網膜改變和視神經炎,在成人和兒童患者中,均有視網膜改變和視神經炎的發生。服用去羥肌苷分散片的患者應定期接受視網膜檢查。(參閱不良反應)【
惠妥滋性狀】惠妥滋為類白色至淡桔黃色片,外表有斑點。【
惠妥滋有效期】24個月【
惠妥滋批準文號】注冊證號X19990248【
惠妥滋生產企業】美國百時美施貴寶制藥公司Bristol-MyersSquibbU.S.Pharmaceutical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