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2005年2月筆者采用窄譜中波紫外線(NB-UVB)治療88例
白癜風患者,現將臨床療效觀察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88例患者均來自我院皮膚科白癜風專科門診,均屬白癜風靜止期,男52例,女36例,年齡12~68歲,平均33.5歲,病程0.3~15年,平均5.33年,皮損位于頭部22例,軀干48例,四肢18例。所有患者在治療前1個月均未用過糖皮質激素及光化學療法治療。將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44例)和對照組(4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發病部位上差異無顯著性(P>0.005)。
1.2 方法 治療組采用SS-03B 311nm窄譜
光療儀(上海希格瑪高科技有限公司)治療,照射間距為10~20 cm,每周照射2次,首次照射劑量為0.2 mJ/cm2,以后每次照射增加0.1 mJ/cm2,至最小紅斑量維持,3個月為1個療程。對照組口服強的松5 mg,每日3次,
轉移因子口服液10 ml,每日2次,連服3個月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外用艾洛松霜每日2次外涂患處,連續使用3個月。
1.3 療效判定標準痊愈:白斑全部消退,恢復正常膚色。顯效:白斑部分消退或縮小,恢復正常膚色,面積占皮損面積≥50%。有效:白斑部分消退或縮小,恢復正常膚色,面積占皮損面積10%~49%。無效:白斑部分無變化或縮小,恢復正常膚色,面積占皮損面積<10%。痊愈和顯效例數的百分比合計為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兩組治療結果見表1,兩組療效經統計學分析,χ2=8.38,P<0.05,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不良反應:治療組3例患者在照射部位出現水腫性紅斑,均發生在夏季,位于暴露部位,經對癥處理,均能完成治療。表1 兩組白癜風患者療效比較注:χ2=8.39,P<0.05
3 討論
近年來NB-UVB已廣泛應用于皮膚臨床,有研究表明,NB-UVB可引起表皮內抗原提呈細胞骨架及形態學改變,使其表面標志喪失,還可使毛囊黑素細胞增殖向上移行,同時使還原型黑素在光的作用下氧化為黑素,還可破壞皮膚中的巰基化合物,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艾洛松治療白癜風的作用機制可能是誘導黑素細胞酪氨酸酶的活性,促進黑素的合成。國內祁懷山等應用
他卡西醇軟膏聯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白癜風取得較好療效,我科嘗試艾洛松霜與NB-UVB聯合治療白癜風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證明聯合治療不僅可以提高療效,而且可以減少紫外線照射的累積量,從而降低致癌的危險性,可使白癜風患者減輕相關的不良反應,減少治療次數,具有更好的依從性。
參考來源:《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2006年12月4卷23期;《艾洛松霜聯合窄譜中波紫外線治療白癜風療效觀察》;李國柱,曾玫蔓,師 磊,王 芳,嚴孝花,梁豐科,馬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