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色素性皮膚病,表現為局部或泛發性色素脫失,明顯影響患者外觀美容及社會交往。目前治療方法很多,療效不一。筆者應用表皮移植術治療白癜風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白癜風患者共60例,均來自我院皮膚科診,癥狀典型。皮損分布:頭面部103塊,軀下部135塊,四肢150塊;白斑面:最小0.3cm×1cm,最大18cm×30cm。將60例患者隨機分成三組:治療組:20例,采用表皮移植術;對照l組:20例,白癜風丸口服配合鹵米松乳膏外用;對照2組:20例,白癜風丸口服配合鹵米松乳膏外用,同時卡介苗提取素注射液肌注。治療組,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齡17~51歲,平均27.6歲,病程6個月~l2年,平均3.4年;對照1組,男12例,女8例,年齡15~6l歲,平均25.3歲,病程1.5~8年,平均3.1年;對照2組,男9例,女11例,年齡20~59歲,平均31.2歲,病程5月~17年,平均4.9年。各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皮損分布與皮損大小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①排除花斑癬、貧血痣等具有色素減退癥狀的皮膚;②60例病例中排除進展期白癜風、瘢痕體質、治療部位繼發感染者、活動性肺結核;③ 甲亢、心肝腎功能衰竭;④有光感性皮膚病、使用光敏性藥物者;⑤12歲以下兒童或年老體弱者、懷孕;⑥ 皮膚腫瘤、白內障和無晶狀體者;⑦接受放療或同位素治療者;⑧有黑瘤病史或家族史;⑨嚴重光損傷和以前使用離子輻射或砷劑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所有患者治療前半個月內均未口服及外用糖皮質激素及其他外用藥治療史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治療方法:治療組:使用BFY-IIA型皮膚分離儀(紹興衛星醫療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取皮腹部或大腿內側部位。步驟:白斑處和取皮部位分別用75%酒精消毒,根據白斑大小用一定數目孔的吸頭分別在白斑和取皮部位用雙面膠固定,打開機器,調定負壓至50~80min后,兩個部位分別形成豐滿水皰,用眼科剪剪下白斑水皰并用刀輕輕刮去水皰間的皰壁表皮,再用剪刀剪下供皮區水皰,將分離出來的皰壁表皮放在鹽水紗布上并注意內外側面,然后取自正常皮膚表皮覆蓋到受植區后用凡士林紗布覆蓋,并打包加壓包扎10天后拆線,油紗不能移動,待其自行脫落,術后常規服服用抗生素7天;對照1組:白癜風丸(吉林省銀諾克藥業有限公司)口服,每天2次,每次6粒,總療程90天,同時鹵米松乳膏(香港澳美制藥廠)外用,每天2次,連用5天停用2天;對照2組:口服白癜風丸配合外用鹵米松乳膏,方法同對照1組,同時卡介苗提取素注射液(吉林亞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肌肉注射,隔天1次,每次2mL。
1.4 療效判定標準:根據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色素病學組制定的白癜風臨床分型及療效標準(2003年修訂稿)判定療效。痊愈:白班全部消退,恢復正常膚色;
顯效:白斑部分消退或縮小,恢復正常膚色的面積占皮損面積≥50%;好轉:白斑部分消退或縮。粺o效:白斑無色素再生或范圍擴大?傆行室匀+顯效計。于治療3個月后劃定療效。
2 結果
三組患者治療結果見表l。治療組與對照1療效經統計學分析,χ2=11.03,P<0.05;治療組與對照2組相比:χ2=11.49,PP<0.05,差異均有顯著性。60例白癜風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未發現色素沉著、紅斑、水皰等毒副作用。
3 討論
白癜風,目前認為其病因及發病機理有三種:① 自身免疫學說;② 黑素細胞自身破壞學說;③神經化學因子學說。其治療方法很多,各有利弊。長期口服或者外用糖皮質激素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色素生長緩慢;冷凍治療,雖然能夠刺激黑素生長,但是治療次數多,時間長;補骨脂素長波紫外線(PUVA)療法也有一定療效,但是不適宜應用于12歲以下兒童,并且具有耗時長、光毒反應發生率較高的不良反應。表皮移植療效肯定,但關于其發揮治療作用的機制并不完全清楚,以往認為是分離的正常表皮內可能包含了正常的黑素細胞被一并移植到病變部位,在缺乏黑素細胞的病變部位起到類似于“種子”種植作用,被移植的黑素細胞增殖并形成色素,從而達到治療色素減少或缺失的作用。本組治療適應證:穩定期患者,白癜風應在3~6個月以上無新皮疹(白斑)發生,或皮疹停止發展3~6個月以上。
對照組所采用的口服白癜風丸,系中成藥制劑,主要成分有補骨脂、黃芪、紅花、川芎、當歸、香附、桃仁、丹參、烏梢蛇、紫草、白鮮皮、山藥、干姜、龍膽、蒺藜,有益氣行滯、活血解毒、利濕消斑、驅風止瘁等作用。該藥服用簡單,治療過程中沒有發現毒副作用產生;鹵米松乳膏外用白癜風皮損是利用其激素的副作用使之產生色素,但其起效慢、易致皮膚變薄;卡介苗提取素注射液通過調節機體內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刺激網狀內皮系統,激活單核-巨噬細胞功能,增強自然殺傷細胞功能來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同時通過穩定肥大細胞,封閉IgE功能,減少脫顆粒細胞釋放活性物質以及具有抗乙酰膽堿所致的支氣管痙攣作用,達到抗過敏及平喘作用。本對照2組主要利用其功能針對白癜風發病機理的自身免疫學說和黑素細胞自身破壞學說,但是該藥通過肌肉注射,療程長、費用高、疼痛而不被患者接受。本組觀察發現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1組和對照2組,經統計學分析,有顯著性差異(P夏禹0.05)。同時,對照2組療效優于對照1組,療效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在治療過程中沒有發現明顯不良反應。通過本研究,我們建議表皮移植術治療白癜風安全、高效、可行,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來源:史書林,沈新華,郝思輝. 表皮移植術治療白癜風療效觀察[J] 中國美容醫學 2011年8月第20卷第8期 P1280-1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