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明報報道,香港皮膚科醫生史泰祖指出,
皮膚癌患者一般不會感到疼痛,勞拉因疼痛不止,前往檢驗而證實患有鱗狀細胞癌,相信是因勞拉有其它痛癥,就醫時意外發現患有皮膚癌,而非其皮膚癌情特別嚴重。史醫生解釋,皮膚癌有5個特征:
2、腫塊、色斑邊緣參差
3、腫塊顏色斑駁,黑、啡、紅、白混雜
4、直徑超過6毫米
5、潰爛、流血
患癌特征﹕皮膚腫塊色斑異常
他補充,若皮膚癌特征愈多,就愈要注意患癌風險。在各類皮膚癌中,鱗狀細胞癌及基底細胞癌最為常見,病者不會有特別感覺,通常會至較后期才發現。由于它們只會局部擴散,不易隨血液、淋巴擴散至其它器官,故通常不會引致死亡。
他指出,最危險的皮膚癌是
黑色素瘤,它能隨血液、淋巴擴散,若治療時黑色素瘤已擴散,死亡風險極高。大部分皮膚癌致死的個案,均由黑色素瘤引起。
治療皮膚癌的方法包括切除、冷凍、電療、激光、局部化療等。黑色素瘤一般會利用切除法治療,醫生亦會建議病人采取預防性切除,在未病變前趁早切除形狀怪異的斑痣。基底細胞及鱗狀細胞癌的復發率頗高,但并非同一位置治療后復發,而是其它部位病變,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是接受例行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