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發作者發熱、肝脾腫大及電解質失調,病情危重[1]。我科于2005年收治2例,通過提高病人機體免疫力,積極防治感染,根據皮膚損害特點,采取恰當的護理措施,取得了較滿意的治療效果,現總結如下。
例1:患者,女,20歲。因未婚先孕藥物流產后(用藥名不詳)致全身皮膚呈剝脫性
皮炎,出現水皰、糜爛、破潰,以前胸、背部、會陰部為重,水泡大小不等,可自行破潰,形成皮膚糜爛缺損,并滲出淡黃色液體。左前胸、右腰部各有7cm×5cm皮膚糜爛破潰處,肛周會陰部皮膚糜爛缺損,面積達9cm×8cm,顏面四肢輕度水腫,口腔內有散在大小不等潰瘍面7處。既往身體健康,無過敏史。查體:淺表淋巴結無腫大,雙肺呼吸音清,竇性心律,腹平軟,T37.2℃,P84次/分,R19次/分,BP110/70mmHg。入院診斷:重型剝脫性皮炎型藥疹。入院后給予保護性隔離,抗生素防治感染,輸入
丙種球蛋白、血漿、脂肪乳,增加飲食營養等支持療法,加強皮膚護理,嚴防繼發感染。入院第7天,病人顏面、四肢水腫消退,全身皮膚靡爛缺損日漸收斂縮小,T37.8~38.1℃,無明顯感染跡象。但由于經濟原因,住院第12天病人放棄治療,自動出院。
例2:患者,女,39歲。3天前因服用
貞芪扶正丸后出現全身皮膚散在紅斑,壓之褪色,簇狀小型水皰,伴皮膚瘙庠,口腔咽部疼痛,進食言語加重。既往有輕度貧血病史,未用藥處理,無其他過敏史。3年前患“淋巴瘤”,經積極治療后病情穩定。聽診雙肺呼吸音清,T37℃,P74次/分,R18次/分,BP100/60mmHg。入院診斷:皮炎型藥疹。入院后應用抗生素、糖皮質激素,補充各種維生素,糾正貧血,輸入血漿、丙種球蛋白、氨基酸等營養支持,加強皮膚護理、無菌操作等,入院第3天,病人皮膚紅斑面積增大,形成大小不等小泡,易破潰伴疼痛拒按,T38℃,病人精神不振,進食困難,轉上級醫院治療。
護理
心理護理:2例病人因全身皮膚損害,身心痛苦重,情緒不穩定,表現為焦慮、煩躁、少言。護士應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同情心,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多與病人語言溝通,鼓勵病人傾訴內心的感受,減輕病人心理負擔,安定病人情緒,工作中動作宜輕柔,操作準確,生活護理更應細心周到,要尊重病人,滿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取得病人的信任,引導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治療,促進康復。另外,還要做好病人家屬工作,增加對病人陪護時間,對病人要溫言細語,不離不棄,耐心鼓勵,細心護理。
保護性隔離:因患者全身廣泛皮疹、水泡、滲液,人體的天然保護屏障已被破壞,故加強消毒隔離,防止繼發感染,非常重要。要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切實做好保護性隔離:①置病人于單人房,限制
近視人員。②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每日早晚開窗通風換氣,20~30分鐘/次,病室紫外線空氣消毒,40分鐘/次,2次/日,注意保護病人。0.2%84消毒液擦拭地面用具,2次/日。③專人護理,固定醫療用品,減少進出病房次數,既能保證病人充足的休息,又有利于防止交叉感染。④進入房間要戴口罩、帽子、穿隔離衣,更換拖鞋,操作前后清潔雙手。⑤保持床單清潔干燥,無皺褶、無碎屑、無污漬,每日更換無菌床單、被罩、枕皮,及時更換被污染的被服,并經高壓蒸汽滅菌處理。
皮膚護理:①保持室溫20℃,濕度50%。②采取暴露療法,充分暴露皮膚,避免受壓、摩擦患處皮膚,建立翻身卡,1~2小時幫助病人變換體位1次。③保持皮膚清潔,每日溫水擦洗皮膚,忌用肥皂熱水。紅斑處用3%硼酸水輕拭,滲液處鹽水濕敷,無菌紗布拭干,保持創面干燥。糜爛缺損處每日用生理鹽水或0.2%呋喃西林液清洗創面2次,用0.2%碘伏棉球消毒。④神燈照射,皮膚水泡處及滲液糜爛缺損處,清潔消毒后,涂氧化鋅軟膏或燒傷濕潤膏,神燈照射,20~30分鐘/次,2次/日。⑤正確處理水皰,小的水皰囑病人注意保護,勿抓破;大皰未破者,用無菌注射器嚴格無菌操作抽出皰液,同時給予烤燈照射,以減少滲液,促進吸收。⑥及時修剪指甲,防止抓破損傷皮膚,指導病人勤洗手,保持雙手清潔衛生。⑦靜脈輸液或輸血時盡量不用止血帶,穿刺后易用無菌繃帶包扎固定,不用膠布,避免皮膚破損,盡量使用靜脈留置針,減少反復穿刺致皮膚損傷,翹起的皮膚鱗屑不能用手撕,應用無菌剪刀剪去。
黏膜護理:①口腔護理:病人口腔潰瘍、疼痛,用生理鹽水或2.5%蘇打水緩緩交替漱口,每日4次,進食后宜及時用生理鹽水漱口,創面涂1%龍膽紫。疼痛嚴重時,用生理鹽水50ml內加鹽酸利多卡因20ml口腔護理,每日2次,效果顯著。口唇涂紅霉素膏或香油,保持濕潤,防止干燥破損,口角處涂1%龍膽紫。②會陰部護理:因會陰部皮膚大塊糜爛、破損,為減少尿液刺激,防止感染,我們及時給病人留置尿管,用生理鹽水200ml+慶大霉素8萬U膀胱沖洗,2次/日。用5%硼酸液清洗肛周會陰處,糜爛缺損處用0.2%碘伏棉球消毒后涂燒傷濕潤膏,神燈照射20~30分鐘,2次/日大便后及時溫水擦洗清潔后,同上法處理,效果明顯,病人肛周會陰部干燥,未發生感染。
飲食護理:急性期病人,口腔黏膜潰瘍糜爛較重,進食主要以高蛋白、高維生素、低鹽低脂肪的溫涼流質飲食為主,如奶類、蛋湯、菜汁、果汁、米湯等,忌辛辣刺激熱燙的食物,可少食多餐,循序漸進,緩慢進食。鼓勵病人多飲水,多進食清熱解毒、利濕的飲料,如綠豆湯等,以促進毒物排泄,防止因較多滲出而引起的失水現象。病情好轉后,可進食半流質飲食,增加碎菜、肉沫、蛋粥等,補充多種維生素。合理的膳食營養,加上靜脈營養支持療法,對盡快改善病人營養狀況,提高抵抗力,促進康復非常重要。
討論
2例患者皮膚損害重且少見,護理難度大。護士應具有很強的責任心、同情心,以及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調整病人心理狀態,同時嚴格無菌技術操作,針對不同皮損特點采取不同的皮膚護理措施,并加強營養支持,提高病人抵抗力,是幫助病人防止繼發感染,促進康復,行之有效的關鍵措施。
參考來源:《中國社區醫師》2008年3月10卷5期;《剝脫性皮炎型藥疹護理體會》;任會英 左芝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