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中醫稱“扁瘊”,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本病好發于顏面、手背及前臂、肩胛等處。多見于青年男女,尤以青春期后少女為多。近2年來,筆者自擬消疣洗劑外用治療扁平疣90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90例患者,其中男33例,女57例,年齡在6~48歲之間;病程4周~6年;皮疹為米粒大至黃豆大圓形、橢圓形或多角形的扁平小丘疹,表面圓滑,顏色淺褐或正常膚色,多數散在或密集,相互融合,或呈串珠條狀排列。
1.2 治療方法 白花蛇舌草45g,板蘭根30g,木賊30g,生苡仁30g,生香附45g,鴉膽子12g。將藥物放入搪瓷盆中,加水2000ml,煎煮至水開后30min,即撤火放至適宜溫度時趁熱浸洗患處,或用毛巾浸泡藥液趁熱敷于患部。每1劑藥可連續使用2d,每日熱敷2~3次,每次20min,7劑為1個療程,一般治療需1~3個療程。
1.3 療效判定
1.3.1 療效標準 治愈:皮疹全部消退,癥狀全部消失;顯效:治療后皮疹消退≥70%;有效:治療后皮疹消退≥50%;無效:皮疹消退<50%,或無變化。
1.3.2 治療結果 痊愈65例,顯效16例,有效8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8.9%。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21歲,于2001年4月8日就診。主訴:面部及手臂起扁平疣贅1年半,加重2個月。現病史:1年前面部散在出現10余個小疙瘩,2個月來加重,遍及顏面頜頰部,雙手臂亦出現少許同樣大小的扁平疣贅,稍隆起于皮膚表面,色褐,表皮輕微角化,疣體周圍色素沉著,疣體堅硬。中醫診為:扁瘊。 西醫診為:扁平疣。治當:解毒化瘀,軟堅消疣。外用消疣洗劑治之。藥用:白花蛇舌草45g,板蘭根30g,木賊30g,生苡仁30g,生香附45g,鴉膽子12g,術30g,珍珠母45g。取7劑,水煎外用浸洗患處。連用7劑后,面頰部疣贅大部消失,手臂疣贅亦消失1/2,余下疣贅變小變薄,略癢,呈糖皮樣脫屑。繼用此方加皂針24g,又用7劑后,疣贅全部脫落,不留任何痕跡。隨訪3年未復發。
3 討論
扁平疣屬于皮膚科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認為多系風熱之邪搏于肌膚,或肝火熾盛,氣血凝滯,阻于肌膚而生。方中白花蛇舌草、木賊、板蘭根、生苡仁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化瘀軟堅;香附行氣導滯,化瘀散結;現代又研究白花蛇舌草、苡仁能增強免疫,扶正祛邪;鴉膽子則清熱解毒,腐蝕贅疣。諸藥配合,共奏清熱解毒,化瘀軟堅,散結消疣之功,故臨床治療扁平疣屢屢取得滿意療效。
參考來源:《中華現代皮膚科學雜志》2004年第1卷第2期;《自擬消疣洗劑治療扁平疣90例》;李均凱 李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