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自血療法配合護理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120例慢性蕁麻疹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采用左西替利嗪片聯合自血療法,同時輔以中西醫結合護理治療;對照組單純用左西替利嗪,療程4周并隨訪4周。結果 治療組痊愈35例,總有效率83.3%,對照組痊愈20例,總有效率63.3%,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4周后隨訪,實驗組復發8例,復發率13.3%;對照組復發21例,復發率35.0%,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左西替利嗪片聯合自血療法,并配合中西醫結合護理治療慢性蕁麻疹臨床療效明顯,并能顯著降低復發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自血療法;護理;左西替利嗪;慢性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蕁麻疹類型,呈慢性經過,雖全身癥狀較輕,但持續時間長,可達數月或數年,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量。由于病因復雜和誘發因素較多,臨床上難以治愈。目前認為部分慢性蕁麻疹發病與自身免疫有關。筆者于2008~2011年采用左西替利嗪片聯合自血療法,并輔以中西醫結合護理方法對慢性蕁麻疹患者進行綜合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入選標準 (1)符合慢性蕁麻疹的診斷,病程≥6周;(2)年齡18~65歲,性別不限;(3)未合并有各種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免疫缺陷性疾病;(4)無心、肝、腎功能不全;(5)1個月前未使用長效糖皮質激素;(6)治療前1周內未服用任何抗組胺藥;(7)非孕婦、妊娠婦女、司機、機械操作或高空作業者;(8)能完成療程并按期隨訪和復查。
1.2 一般資料 入選120例(男52例,女68例),年齡18~65歲,(32.5±15.7)歲。病程6周~8年,平均2.6年。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60例(男25例,女35例),年齡(31.9±15.2)歲;對照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齡(35.2±16.3)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慢性蕁麻疹持續時間、病情輕重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
1.3 分組及治療 采用隨機、開放的對照觀察方法。治療組:從患者肘部取靜脈血5mL,加2%利多卡因1mL,于臀部作深部肌肉注射,2次/周,連續8次;同時給予鹽酸左西替利嗪片(商品名:迪皿,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生產)5mg/片,1片/d,連用4周;輔以中西醫結合護理治療。對照組:單純給予鹽酸左西替利嗪片5mg/片,1片/d,連用4周。療程結束后進行療效分析,并隨診4周進行遠期療效評估。
1.4 護理
1.5 療效觀察及判斷標準 根據患者瘙癢情況、風團大小、紅斑數目和大小、以及持續時間,按4個等級進行半定量評分。以療效指數作為臨床治療評價標準:療效指數=(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臨床癥狀和體征全部消失或療效指數≥90%為痊愈,≥60%為顯效,≥20%為有效,<20%為無效。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病例總數×100%;痊愈率=痊愈例數/病例總數×100%;復發率:復發例數/病例總數×100%。
1.6 統計學方法 數據比較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療效分析 兩組療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實驗組有效率為83.3%,對照組有效率為63.3%,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痊愈率為58.3%,對照組痊愈率為33.3%,實驗組高于對照組。實驗組復發率為13.3%,對照組復發率為35.0%,實驗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不良反應 兩組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實驗組有3例患者出現臀部肌注部位紅腫、疼痛不適,給予對癥處理好轉,有4例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疲乏、嗜睡,未影響治療。對照組有7例患者發生疲乏、嗜睡、眩暈,征求患者意見后給予繼續治療。
3 討論
本研究采用左西替利嗪聯合自血療法治療慢性蕁麻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干預組有效率(83.3%)顯著高于對照組(63.3%),而復發率(13.3%)也較對照組(35.0%)明顯降低。表明左西替利嗪聯合自血療法比單用左西替利嗪能更加有效地控制慢性蕁麻疹的臨床癥狀,在取得明顯療效的基礎上未明顯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使用安全方便,值得臨床推廣。
慢性蕁麻疹患者主要由于肥大細胞等炎癥細胞受到刺激后釋放大量的組胺、白細胞三烯等炎癥介質,導致局部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皮膚軟組織水腫,從而出現風疹塊、紅斑和瘙癢等,這其中也有其他細胞因子、蛋白酶等眾多介質的參與,導致多重免疫反應的結果。慢性蕁麻疹目前多采用抗組胺藥進行治療,雖能緩解癥狀,但通常療效不夠穩定,易造成復發。自血療法可產生非特異性免疫作用,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正氣;自血療法還可誘導機體產生非特異性脫敏作用,降低機體對瘙癢感的高敏狀態,平衡免疫功能,提高機體對癢感的耐受能力。左西替利嗪是第2代高選擇組胺H1受體阻斷藥,抗過敏、抗炎作用突出,中樞不良反應小。左西替利嗪和自血療法分別作用于慢性蕁麻疹發病的不同環節,從而使兩者作用互補并提高療效。
慢性蕁麻疹病因復雜、易復發,臨床護理非常重要。護理人員及臨床醫生的話語對患者病情可能造成重要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良好的護理教育可以讓患者充分意識到如何預防本病的發作或誘發,并盡可能尋找可能的誘發因素,從而減少本病的復發。同時,治療過程中教育患者如何通過自身的調理,如保持規律的生活,飲食清淡、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減少使用皮膚刺激性沐浴用品,穿著寬松純棉質地內衣等;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精神處于憂郁狀態,從而讓機體的免疫功能處于良好的平衡之中也尤為重要。中醫在防病治病方面有“恬淡虛無,病安從來”的理論,積極樂觀的心態可使人體氣機營衛調和,對慢性蕁麻疹的治療可以達到更好的療效。
(曾楠群,自血療法配合護理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2年8月第18卷第23期總第286期: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