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妥樂平牛痘疫苗接種家兔炎癥皮膚提取物注射已上市50年,為副反應少,安全性好的藥物。目前神經妥樂平臨床上適用于腰癰癥、
帶狀皰疹后疼痛、神經感覺異常病癥、腦水腫和
關節炎癥等。神經妥樂平為一神經內分泌調節藥物。牛痘疫苗接種家兔炎癥皮膚提取物注射的藥理作用如下:
1.鎮痛作用
與其它消炎鎮痛劑和類阿片肽不同,神經妥樂平不作用于前列腺素生成系統和類阿片肽系統。與正常動物的鎮痛效力試驗相比,神經妥樂平對SART應激(反復寒冷刺激)動物或CCI(慢性神經絞窄)動物等痛覺過敏模型有更加顯著的鎮痛效果。另外,對外周性局部刺激所致緩激肽的釋放具有抑制作用。以上這些特點就構成了神經妥樂平的藥理特性。
(1)抑制SART應激(反復寒冷刺激)動物的痛覺過敏反應
白天,每隔1小時將小鼠的飼育溫度在室溫(24℃)和低溫(4℃)之間變換一次,夜間置低溫飼養(SART應激),4天后小鼠的疼痛閾值降低,并保持穩定狀態,這就是痛覺過敏模型的建立。對這種SART小鼠進行腹腔內的單次給藥,結果顯示鎮痛效果顯著,呈現用量依賴性增大,其鎮痛效力(ED50值)為91NU/kg,比正常動物的ED50值(239 NU/kg)要小。(NU:神經妥樂平單位)
在SART應激刺激下,連日腹腔內給藥時,因SART應激引起的痛覺過敏(疼痛閾值下降)得到了用量依賴性抑制,且連續給藥時的ED50值比單次給藥時小,第7天的ED50值僅為10NU/kg,可見,神經妥樂平的鎮痛效力會隨著給藥次數的增多而逐漸增大。
(2)改善并抑制CCI(慢性神經絞窄)動物的痛覺過敏
暴露大鼠的坐骨神經,然后用手術縫合線輕輕結扎,幾天后就會出現明顯的痛覺過敏,我們稱之為CCI處理。給這種CCI處理后第14天的大鼠腹腔內單次給予神經妥樂平(100NU/kg),可以觀察到CCI處理引起的熱性及機械性痛覺過敏得到明顯抑制。另外,從CCI處理后的第7天開始,以50NU/kg的劑量腹腔內連續給藥1周,可以觀察到停止給藥后其鎮痛效果依然持續,且2周內對CCI處理引起的熱性痛覺過敏也仍然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再者,從CCI處理后的第二天起連續10天以100NU/kg或200NU/kg劑量腹腔內給藥,結果顯示由CCI處理引起的熱性痛覺過敏得到了明顯的用量依賴性抑制。
2.改善冷感和其他感覺異常的作用
對正常大鼠反復給與氯碘喹啉,然后進行低溫刺激試驗,用溫度記錄法對神經妥樂平的效果進行評價。結果顯示,以 50NU/kg或100NU/kg劑量單次靜脈內給藥,可以明顯改善皮膚溫度的下降,且具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