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半的重性抑郁障礙患者(MDD)對SSRIs治療應答不佳。一項發布于2014年歐洲神經精神藥理學會(ECNP)大會的研究顯示,多吃富含脂肪的魚類或可提高這一部分患者對抗抑郁藥的應答率。
本項研究由來自荷蘭的研究者所開展。主要研究者Roel Mocking指出:“我們試圖尋找可以解釋抑郁及抗抑郁藥治療無應答的生物學變化;因此,我們將脂肪酸代謝和應激激素調控這兩個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方面聯系在了一起。有趣的是,我們發現抑郁患者的脂肪酸代謝的確存在異常,而這種代謝機制以一種不同的形式被應激激素所調控。”
事實上,研究者正在探索抑郁、脂肪酸及包括皮質醇在內的多種激素的關系。他們納入了70名抑郁患者和51名健康對照,并測定了這些受試者的脂肪酸及皮質醇水平。隨后,抑郁患者被給予SSRI 20mg/d,為期6周;針對無應答者,SSRI的劑量逐漸增加至50mg/d。其間,研究者再次測定了受試者上述兩類物質的水平。
研究者發現,對SSRI無應答的MDD患者同時傾向于存在脂肪酸代謝異常,他們隨即核對了所有受試者的飲食習慣。鑒于脂肪含量較高的魚類富含脂肪酸,例如廣為人知的Ω-3 DHA,因此研究者專門檢視了受試者使用這些魚類的情況。根據攝入量的不同,研究者將患者分為4組,結果顯示,攝入量最低的患者對抗抑郁藥的應答也較差,而攝入量最高者對抗抑郁藥的應答也最好。每周至少進食一次高脂肪魚類的患者對抗抑郁藥的應答率達到75%,而這一數字在從不食用這些魚類的患者中僅為23%。
Roel Mocking指出:“上述結果意味著,脂肪酸代謝的改變(及其與應激激素調節的關系)與日后對抗抑郁藥的應答相關。重要的是,這種相關性體現在進食魚類中,而魚類正是Ω-3脂肪酸重要的日常來源。上述發現顯示,脂肪酸代謝指標或可應用于臨床,作為日后抗抑郁藥治療應答的預測因素。另外,脂肪酸代謝或可受到進食魚類的影響,進而提高抗抑郁藥治療應答率。”
“目前,脂肪酸與抗抑郁藥應答之間的相關性尚不一定是因果關系。我們下一步將探討,脂肪酸代謝及激素活動的改變是否為抑郁所特有;因此,我們正試圖在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和精神分裂癥患者中復制上述研究結果。”
專家視點:ECNP主席、英國牛津大學教授Guy Goodwin
“對于SSRI治療無應答這一現象,我們所不了解的還有很多。目前已經有針對魚類攝入和總體健康狀況相關性的有趣發現。雖然尚屬初步研究,本項研究已將此話題帶到了抑郁領域。大規模的確定研究將會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