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學家兩項研究表明,很少社交的“孤獨者”免疫力較低,體內也更容易產生與動脈硬化有關的物質。
《新科學家》雜志網站報道,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對83位大學生進行了兩周的跟蹤。研究人員交給每位學生一個掌上電腦,讓其記錄兩周內交談對象的數量和出現孤獨感的次數,他們還對學生體內壓力激素皮質醇(氫化可的松)的水平進行了測量。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給每位學生注射了一種常見的流感疫苗。
研究人員發現,孤獨感最強的學生,其體內出現流感抗體的數量比孤獨感最弱的學生低16%。研究者將兩周內只同4至12人交往過的學生定為社交圈最小的人,將同期與20人交往過的人定為社交廣泛者。分析結果顯示,社交圈小者對流感疫苗的免疫反應比社交廣泛者要低11%。
在另一項研究中科研人員發現,與其他人相比,好友少的人、未婚者等社會交往相對最少的人,其血液中白細胞介質素6的水平最高,這種物質是人體可能存在炎癥和動脈硬化的標志物之一。
但研究人員也指出,孤獨感是一種心靈感受,并不一定與接觸人的多少相關,也沒有一種良藥能有效消除孤獨感,但是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系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