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又稱不寐,是指病人入睡困難,或睡而易醒,時睡時醒,以致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的一種病證,是老年臨床常見多發病。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及生活壓力的加大,失眠患者越來越多,采用綜合療法治療失眠,療效甚佳,介紹如下。
保健療法:每天按摩太陽穴,百會穴數次,用保健木梳梳頭5分鐘,從而保持心情舒暢,解除煩惱,消除思想顧慮;飲食療法:取大棗10枚,小麥20克,冰糖30克,先取大棗、小麥水煎去渣取汁,納入冰糖烊化頓服,每晚1次;藥粥療法:大棗10枚,元肉10克,大米50克,砂糖適量。先取大米煮粥,待沸時加入大棗、元肉,煮至粥熟時,調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臟器療法:豬心1枚,柏子仁15克,調料適量。將柏仁去殼雜,洗凈備用。豬心洗凈,切片,與柏仁同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沸后,調入蔥、姜、椒、鹽、味精、豬脂等,煮至豬心熟后服食,每日1劑;填臍療法:取酸棗仁10克,研為細末,置肚臍中,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1日1換;敷足療法:取朱砂3-5克,加漿糊適量調勻,置于傷濕止痛膏上,貼敷于腳心涌泉穴上,包扎固定,每晚1次;足浴療法:磁石30克,菊花、黃芩、夜交藤各15克,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熱浸洗雙足15-30分鐘,每晚1次;
膳食方面要注意: 脂肪類食物不可多食,也不可不食。缺乏脂類影響大腦的正常思維;多食則使人精神不振,累積而發胖;維生素作用巨大,不可缺乏,若干項補充時也不要過量;
補鈣
和安神。為了避免上火、發怒、爭吵等情緒激動,有意識地多吃牛奶、酸奶、奶配等乳制品,魚干、骨頭湯富含鈣質食品。這是因為鈣具有鎮靜作用,對調理生活很重要。高強度的體力活動后,體內乳酸、丙酮就會積多,體體液偏酸性,使人疲勞,可多吃些堿性食物(西瓜、桃、李、杏、荔枝、哈密瓜、櫻桃、草莓等植物性食物)調節體液的酸堿平衡,抵抗疲勞。
心理方面要認識自己的生理周期。大多數人的心理狀態和精力充沛程度在午后達到精力的高峰,但有個人差異。可以連續記錄自己一天的清醒度、對事物反應的敏捷度等心態,找出自己的精力和心態的周期性,以便日候合理安排每日的活動。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疲勞、頭痛、失眠等不適感,提醒你已超負荷,該進行調整與休息了。最好的調整方法是運動,要勞逸結合,重視運動。長坐著工作的人,每隔1小時活動一下,拉伸一下筋骨。放松的靜坐一會兒,到樹下深呼吸,做做保鍵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