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療精神分裂癥藥物領域,近期有兩項重要的薈萃分析引起學界關注。《美國精神病學雜志》(Am J Psychiatry)近期刊登了一項薈萃分析,匯總了78項設計嚴謹、執(zhí)行良好的頭對頭隨機雙盲研究,患者總數超過1.3萬例,其對各種第二代治療精神分裂癥藥物的療效進行了比較。
該研究顯示,多種第二代治療精神分裂癥藥物在療效方面有差別,其中奧氮平(再普樂)對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總分的改善顯著優(yōu)于阿立哌唑、喹硫平、利培酮和齊拉西酮。
進一步分析顯示,第二代藥物間的療效差別主要體現(xiàn)在對陽性癥狀的改善方面,其中奧氮平對PANSS陽性癥狀總分的改善顯著優(yōu)于喹硫平和齊拉西酮;而各種第二代藥物改善陰性癥狀的療效差別不大。
以治療無效導致的脫落率衡量療效時,奧氮平仍然顯著優(yōu)于喹硫平、利培酮和齊拉西酮。本項薈萃分析中,第二代治療精神分裂癥藥物全部結果源于頭對頭的隨機雙盲試驗,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其中奧氮平的數據來源于48項研究,該藥在薈萃分析中體現(xiàn)的優(yōu)勢有充分的數據支持。
近期《柳葉刀》雜志的另一項薈萃分析比較了第一代和第二代治療精神分裂癥藥物,共納入150項雙盲研究和超過2.1萬例患者。該分析顯示,在第二代藥物中,僅有阿米舒必利、氯氮平、奧氮平和利培酮四種藥物的療效顯著優(yōu)于第一代藥物。
此前發(fā)表的EUFEST研究已經顯示,第一、二代治療精神分裂癥藥物在癥狀控制率方面相似,但以奧氮平的治療脫落率最低。CATIE研究同樣證實奧氮平在停藥前服藥時間(TTD)方面具有優(yōu)勢。
聯(lián)系上述各項研究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第二代治療精神分裂癥藥物的療效均優(yōu)于第一代;第二代藥物之間的療效也有一定差別,這種差別主要體現(xiàn)在對陽性癥狀的控制方面。在各種第二代藥物之間,奧氮平可能具有較好的療效。
導致體重增加是第二代治療精神分裂癥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的周沫教授在會上回顧了相關既往研究后指出,第二代治療精神分裂癥藥物治療后發(fā)生早期體重增加(3周后體重增加2.08 kg以上)對于治療28~30周時發(fā)生體重大增(>10 kg)具有預測價值。
在討論階段,部分專家認為治療精神分裂癥藥物帶來的體重增加可用行為干預加以控制;治療的最初3周應優(yōu)先控制精神分裂癥的急性期癥狀,不應因顧慮體重增加而過早更換藥物。部分患者因體重增加從奧氮平換用其他藥物后,精神癥狀可能復發(fā),所以換藥前應權衡利弊。
你想了解精神分裂癥早期癥狀有哪些?精神分裂癥中期癥狀有哪些?精神分裂癥晚期癥狀有哪些?百濟新特藥房向您詳細介紹精神分裂癥癥狀,精神分裂癥治療方法和精神分裂癥臨床護理等。您可撥打的全國免費藥師服務熱線,我們將有專業(yè)的藥師指導你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