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會導致患者的行動不便、關節功能障礙等問題,嚴重者甚至可能會導致殘廢。那么,類風濕性關節炎有哪些比較明顯的癥狀及其分級情況又是如何的呢?
類風濕性
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滑膜炎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復發作,可導致關節內軟骨和骨的破壞,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殘廢。血管炎病變累及全身各個器官,故本病又稱為類風濕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上起病急,關節明顯腫痛,伴有關節周圍組織輕度水腫,局部溫度增高,壓痛,可有關節積液征象,關節活動受限或完全不能活動。晨僵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或因疼痛而不表現晨僵。病程在2~6個月至1年之內,或已確診的類風濕病人新發病的關節腫痛在1~6周。實驗室檢查見血沉增快,類風濕因子多為陽性。關節X線見關節腫脹,關節間隙增寬及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
骨質疏松。此期的病理學改變表現為急性滑膜炎。經有效治療后關節的炎癥可迅速消退、腫痛完全消失,或僅留關節微痛或酸困不適,可完全控制1~3年以上或治愈。因此,此期是爭取完全控制或治愈的關鍵時期,必須及早正確診斷和及時治療。但若治療不當或不徹底,大多數病人在3~6個月之內又急性發作,加重或惡化,逐漸轉入亞急性期。
類風濕性關節炎依照體征都分為哪幾級:
1.0級:無疼痛、無壓痛、無腫脹、無晨僵。
2.1級:不活動時無,活動時有輕度疼痛;壓迫時病人訴有疼痛;關節腫脹,但尚未超過關節附近骨突出部;晨僵時間在1小時之內。
3.2級:不活動時亦疼痛,活動時疼痛加重;壓迫時不僅訴痛,尚有畏懼表情或縮回該關節;腫脹明顯與骨突出部相平,軟組織凹陷消失;晨僵時間在1-2小時之內。
4.3級:疼痛劇烈,關節活動因疼痛而明顯受限;病人拒絕醫生作壓痛檢查;關節高度腫脹并高出附近的骨突出部;晨僵時間大于2小時。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類風濕免疫性疾病對于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我們應該給予正確的認識,一定要及早的進行治療,以免發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