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雙氯芬酸鈉栓,是一種新型強效消炎鎮痛藥,其鎮痛、抗炎及解熱作用比吲哚美辛強2~2.5 倍,比阿司匹林強26~50倍,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手術后疼痛及各種原因所致的發熱。
類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是一種對于骨狀癥性疾病,目前公認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有關節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并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極易致殘。從病理改變的角度來看,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主要累及關節滑膜(以后可波及到關節軟骨、骨組織、關節韌帶和肌鍵),其次為漿膜、心、肺及眼等結締組織的廣泛性炎癥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全身性表現除關節病變外,還有發熱、疲乏無力、皮下結節、胸膜炎、動脈炎、周圍神經病變等。廣義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除關節部位的炎癥病變外,還包括全身的廣泛性病變。
雙氯芬酸鈉栓系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具有消炎和止痛作用,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并有阻止血小板凝集的作用。NSAIDS的鎮痛作用機制主要在外周,是通過抑制局部的前列腺素(PG)合成而實現的,當機體損傷時,局部釋放化學介質,既有致炎作用,同時還可刺激痛覺神經末梢,引起疼痛。但是前列腺素除本身有致痛作用外,還能降低痛覺神經的興奮閾,增強神經對化學和機制性刺激的敏感性,有增敏作用,NSAIDS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從而產生中等程度鎮痛作用。雙氯芬酸鈉栓栓能抑制中樞和外周環氧化酶,阻斷花生四烯酸轉化為前列腺素和白三烯,從而減少這些炎癥介質引起的疼痛刺激向中樞傳遞,達到鎮痛效果。我們認為采取肛門塞入雙氯芬酸鈉栓栓用于婦產科手術后鎮痛,具有起效快、鎮痛效果好、價廉、操作簡便、無明顯毒副作用等特點,且不增加患者痛苦,有利于早離床活動,易被接受。我們還普遍用于人工流產術前塞藥和痛經鎮痛,無明顯不良反應,效果滿意,值得臨床應用。
使用雙氯芬酸鈉栓時將栓劑取出,以少量溫水濕潤后,輕輕塞入肛門2cm處,成人一次50mg,一日50mg~100mg,或遵醫囑。遮光,密閉,在30℃以下保存。對患者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及高過敏體質者禁用,兒童慎用。對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消炎藥過敏者對本品可有交叉過敏反應;對阿司匹林過敏的哮喘患者,雙氯芬酸鈉栓也可引起支氣管痙攣,對這類患者禁用;有肛門炎癥者禁用。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 用雙氯芬酸鈉栓進行術后鎮痛能緩解患者緊張情緒,降低心肺并發癥的發生率,早離床活動降低血栓發生,有利于腸功能恢復,增強免疫力,改善睡眠,促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