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六成乙肝患者需長期服藥,隨便停藥會導致病情加重。乙肝的傳播途徑、預防免疫等知識,大家都比較了解,有一點可能不知道:至少60%的乙肝病人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藥,但門診中經常有病人隨便停藥,導致病情加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切忌隨意停用抗病毒藥。有患者認為,經過抗病毒治療后肝功能正常了、病毒也檢測不到了,就可以停藥了。但實際上,一些患者在停藥后肝炎復發,病情加重。這主要是因為乙
肝病毒在體內有個復制的“模板”,就像草根一樣很難清除,目前我們所用的抗病毒藥尚不能作用于這個環節,只能通過延長治療時間來耗竭它。如果治療的時間不夠長,體內病毒復制的“模板”還存在,停藥后病毒就會死灰復燃,造成肝炎復發,有時復發的炎癥會很重。此外在治療過程中還需密切監測(通常每3~6月應該檢查一次)病毒載量、肝功能、肝膽脾的彩超及甲胎蛋白的變化,以便及時發現疾病的進展及變化。
乙肝患者一旦開始用藥,一定要加強跟醫生的溝通。無論是用藥、停藥、加藥、換藥,都應該在主治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否則,有可能自食其果——看到肝功能正常,以為自身所患乙肝痊愈,便自行停藥,其嚴重結果可造成肝臟衰竭,危及生命。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藥物只是抑制了病毒的復制,病毒仍在體內,隨時都有可能復發,從而對肝臟進行更劇烈的破壞。口服抗乙肝病毒是核苷類藥物,目前有
拉米夫定、阿德福韋、
博路定和替比定夫。如果中間停藥,再治療就需要多種藥物搭配以及其他輔助治療,增加了患者負擔,也造成病毒的耐藥性。服用口服藥治療時間長,在這期間一定要聽專科醫生指導。
順便談及丙肝。慢性
丙型肝炎可以通過有限療程(6~12月)獲得治愈。但是,丙肝抗病毒治療方案的副作用常常較明顯,因此在治療中除了像乙肝一樣監測外,還需特別注意血細胞、甲狀腺功能等的變化,特別要注意在治療的4周、8周、12周、24周用最敏感的方法檢測丙肝病毒載量,這對于確定療程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