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二型糖尿病,又名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NIDDM)。特點是人體自身能夠產生胰島素,但細胞無法對其作出反應,使胰島素的效果大打折扣。二型糖尿病是一種多基因遺傳性疾病,一般認為,T2DM的發生是多源性的,是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病因與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不足有關。
二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島素抵抗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島素抵抗,胰島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島素增高以補償其胰島素抵抗,但相對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島素分泌仍相對不足。此類病人早期癥狀不明顯,常在明確診斷之前就可發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發癥。飲食治療和口服降糖藥多可有效。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島素分泌缺陷為主,臨床上需要補充外源性胰島素。
二型糖尿病癥狀有哪些?
根據IDF1997年建議的分型方案
1997年7月美國糖尿病協會提出了新的糖尿病診斷和分類標準。
1、有糖尿病癥狀,并且隨機血糖≥11.1mmol/L。隨機血糖是指就餐后任意時間的血糖值,典型的糖尿病癥狀包括多尿、煩渴和無其它誘因的體重下降。
2、空腹血糖≥7.0mmol/L,空腹狀態定義為至少8小時內無熱量攝入。
3、OGTT時二小時血糖≥11.1mmol/L。OGTT仍然按WHO的要求進行。
符合上述標準之一的患者,在次日復診仍符合三條標準之一者即診斷為糖尿病。
在新的分類標準中,糖尿病和葡萄糖耐量受損(IGT)及空腹葡萄糖受損(IFG)共屬高血糖狀態,與之相應的為葡萄糖調節正常的正常血糖狀態。IGT的診斷標準為:OGTT時二小時血糖≥7.8mmol/L,但〈11.1mmol/L,IFG為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L。
二型糖尿病飲食護理: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島素不足,不能將攝入的食物充分利用,當飲食過量時不僅血糖升高從尿中排出,更重要的是加重了功能已經低下的胰島負擔從而加重病情。因此,無論哪種類型及程度的患者都應堅持飲食控制,它是糖尿病的最基礎治療。飲食調節是對糖尿病進行治療的基礎,輕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僅需將飲食控制好,病情就可以得到緩解,甚至不需使用藥物也能慢慢痊愈。關鍵是適當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并應忌糖,限制主糧的攝入,驟減主糧的辦法可使胰島細胞的負擔及時減輕,較快見效。
二型糖尿病運動護理:運動可以增強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肌肉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從而使血糖下降。運動是糖尿病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患者應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力所能及的運動,如散步、做操、打拳、做糖尿病養生功等。但應注意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每天定時、定量,避免過度疲乏。有嚴重心、腦、腎及眼病變患者應避免劇烈活動。運動時間宜在餐后半至1小時左右,不宜空腹過多運動。此外,運動時尤其外出運動時應隨身帶加餐食物,以預防低血糖反應。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通過減輕體重和加強運動鍛煉,有些二型糖尿病患者發現自己可以不再需要藥物。因為他們在體重達到理想范圍時,通過自身的分泌胰島素和飲食調節就能控制住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