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說起一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很多人都會覺得有點混亂。其實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是兩種完全不相同的糖尿病。二型糖尿病是比較常見的,而一型糖尿病多發生于青年。到底一型糖尿病有什么癥狀呢?針對一型糖尿病,目前有哪些治療手段?一型糖尿病的治療有哪些方法?本文將一一解答以上的問題。
一型糖尿病又叫青年發病型糖尿病,這是因為它常常在35歲以前發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一型糖尿病是依賴胰島素治療的,也就是說病友從發病開始就需使用胰島素治療,并且終身使用。原因在于一型糖尿病病友體內胰腺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已經徹底損壞,從而完全失去了產生胰島素的功能。在體內胰島素絕對缺乏的情況下,就會引起血糖水平持續升高,出現糖尿病。
一型糖尿病癥狀中多尿多飲在“三多”中最為常見,約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患者有多尿多飲的狀況。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而高血糖對人體損害很大,人體為了保護自己,不得不通過尿糖將我余的糖分排出。人如果尿得太多,體內水分必然大量缺失,就會感到口渴難忍。多尿多飲的臨床表現為:口唇干燥、舌頭發粘、有時還發麻。每天飲水量超過一個5磅暖瓶,白天、夜間尿次和尿量都多,特別是夜間尿多。有的人喝了很多水,肚子都脹了,仍感到口渴。也有的人口渴,卻不想喝水,中醫管這種情況叫“渴不欲飲”,認為是體內濕熱郁積所致,虛熱則口干,濕滯則不欲飲。
胰島素對一型糖尿病的治療目標是保證患者有良好的生活質量(即盡可能避免嚴重的低血糖事件)和滿意控制代謝水平(即積極預防糖尿病并發癥)。最恰當的胰島素治療方案是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島素以控制餐后高血糖及注射一次(有時需要兩次)長效胰島素以維持餐間及夜間的血糖水平。
胰島素類似物與傳統的胰島素相比具有藥代動力學上的優勢,如lispro或aspart胰島素具有超短效的活性,glargine或detemir胰島素能模擬基礎胰島素特性。無論采用何種胰島素治療方案,患者都應該首先接受特殊的宣教,并學會定期自行監測血糖,以及時調整一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案,推動血糖達標。
現在科學家們正研究新式的一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法——細胞移植法治療I型糖尿病。在一項名為Edmonton的項目中,迄今已有15例嚴重一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了實驗性細胞移植和副作用較小的抗排斥反應藥物治療,以重新形成能夠合成胰島素的胰島細胞。經過一年的跟蹤監測,加拿大專家發現有2/3的患者不再需要注射胰島素了。Alberta大學臨床胰島及胰腺移植中心的A.M. James Shapiro醫學博士等日前在費城舉辦的美國糖尿病學會年會上呈交了有關研究報告。
現在醫學科技越來越發達,相信不久一型糖尿病的治療會有更的方法陸續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