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肺炎屬兒科常見呼吸系統疾病,也稱之為小葉性肺炎,該病多發于嬰幼兒時期。患兒臨床主要表征為發熱、咳嗽等癥,發病機制和患兒生理特征、自身免疫功能不完善都密切相關,誘發小兒支氣管肺炎的主要是鏈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桿菌、肺炎克雷伯桿菌、銅綠色假單胞菌、支原體、衣原體等因素,更與小兒自身免疫功能不健全、抵抗力差等問題密不可分。臨床上多用抗病毒、抗感染且輔助霧化吸收等綜合治療方式,此類治療方式前期治療效果良好,不過患兒體征及癥狀消失緩慢,此病也極易引發患兒繼發性
腹瀉,阻礙患兒痛苦緩解,抑制患兒營養吸收,影響患兒身體發展。近年來,小兒支氣管肺炎發病率及其并發癥逐年上升,及時診斷且有效治療可有效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從而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確保小兒的生命健康及安全。本文選擇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所收治的支氣管肺炎患兒88例,詳細分析88例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資料,現將報道如下。
目的:探討小兒呼吸內科支氣管肺炎臨床治療效果。方法:本文選擇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所收治的支氣管肺炎患兒88例,詳細分析88例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資料。結果:88例患兒經治療之后,其間81例痊愈,治愈率92.04%;治療時間均是5-17天,平均治療時間為8天。結論:所有患兒經治療后,通氣功能改善,且呼吸平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88例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支氣管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上述選取患兒中,男女患兒的人數依次為49例和39例,年齡1個月一4.5歲,平均年齡2.3歲。88例患兒均有高熱、干濕哆音、咳嗽、呼吸困難、氣促、喘息等癥狀,且血象白細胞檢查結果顯示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均接受胸部X線片檢查后確診為支氣管肺炎,病癥診斷標準均與小兒支氣管肺炎規定的診斷標準和鑒別標準相符合。
1.2治療方法
1.2.1常規治療:為患兒營造安靜的休息環境,保證患兒睡眠質量,同時,休息室內空氣應該新鮮、清潔,若是在春冬時期,要注意保暖,以免患兒受到寒冷因素刺激,加重病情;若是患兒呼吸氣促,出現呼吸困難,臉色蒼白,口唇和指甲呈現為青紫色時,應該及時給予患兒吸氧,以免發生窒息;若是患兒咳嗽不止,情緒煩躁不安,可以適當給予少量的鎮靜劑藥物進行治療;對于高熱、呼吸急促的患兒,體內丟失水分較多,應該給予適量的補液進行降溫治療,保證患兒水、電解質平衡,可以根據患兒實際病況,適當給予牛乳、果汁等流質食物,維持患兒體內新陳代謝。同時,根據患兒的咳嗽狀況,給予適當的止咳平喘藥物進行治療,給予霧化吸收治療,幫助患兒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證呼吸道處于暢通狀態。
1.2.2病原治療:根據患兒不同病原體選擇藥物進行治療:抗生素療法:抗生素療法多用于細菌性肺炎,或者是疑似病毒性肺炎合并細菌感染者,選擇抗生素時要深層考慮患兒病情輕重、病原類型、給藥途徑。患兒病原體不明確時,癥狀較輕時則選用青霉素肌注,或者是口服磺胺類藥物;癥狀較重時則應選用兩種抗生素結合應用,靜脈給藥;疑似肺炎鏈球菌肺炎患兒應首選青霉素;金葡菌
肝炎應選擇新型青霉素、紅霉素、先鋒霉素;大腸桿菌細菌肝炎應使用慶大霉素、卡那霉素、氨芐青霉素。抗病毒治療:臨床多用三利巴韋林,屬于廣譜抗病毒藥物,可有效抑制多種RNA、DNA病毒,以10m/kg的計量進行肌注,或者行靜脈滴注,腺病毒可有效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干擾素可活化NK細胞,巨噬細胞,抑制細胞中病毒復制,從而抑制人α-干擾素增加,可有效控制病毒性肺炎進一步發展,霧化吸入效果安全、可靠、起效快,可早期使用。聚肌胞干擾素誘導劑可充分加強患兒身體抵抗力,以劑量2ml肌注。對癥治療:氧氣療法多用于鼻前庭導管連續吸氧,通過濕化氧氣流量。患兒嚴重缺氧而呼吸衰竭時,務必及時使用呼吸器間歇正壓給氧,或者是連續正壓給氧,以便改善患兒通氣功能。
1.3療效評判標準
治愈:患兒在接受5天內,高熱癥狀消失,咳嗽、氣促以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得到一定的緩解或者部分消失,肺部濕哆音明顯減弱,且X線胸片檢查結果顯示病灶部位部分消失。無效:治療7天后,生命體征和臨床癥狀均無任何變化,X線胸片檢查無任何變化,甚至加重。總治療有效率為顯效率和有效率二者之和。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用t檢驗。
2.結果
88例患兒經治療之后,其間81例痊愈,治愈率92.04%;治療時間均是5-17天,平均治療時間為8天。
3討論
支氣管肺炎作為臨床上小兒肺炎最為常見的一種病癥,其發病的主要機制與患兒的生理特點和機體免疫功能不完善有較為緊密的聯系。支氣管肺炎所引發的高熱、呼吸急促、咳嗽、喘息等臨床癥狀對患兒的身體健康威脅較大,上述癥狀會導致患兒出現缺氧癥狀,導致酸中毒的發生,高熱和呼吸急促會帶走患兒體內大部分水分,導致患兒體內水代謝失衡,引發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如電解質紊亂、低蛋白血癥等,同時該病易引發繼發性腹瀉,會帶走患兒體內的大量營養物質,導致患上營養攝人不足,這嚴重制約了患兒預后改善,也會嚴重影響患兒正常生長發育。此病癥患者應給予綜合措施,積極控制患者感染,按照不同病原體而選擇敏感抗生素,盡早采用聯合足量且足療程用藥,重癥患者應給予靜脈給藥。嚴格明確細菌感染,加強患者氣道管理,從而改善患者通氣功能,確保患者呼吸順暢;合理用氧以糾正患者低氧血癥,有效糾正水及電解質與酸堿平衡紊亂,盡量防止患者出現并發癥。選擇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所收治的支氣管肺炎患兒88例,年齡1個月一4.5歲,平均年齡2.3歲。均有高熱、干濕哆音、咳嗽、呼吸困難、氣促、喘息等癥狀,且血象白細胞檢查結果顯示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均接受胸部X線片檢查后確診為支氣管肺炎。詳細分析88例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資料。結果顯示,88例患兒經治療之后,其間81例痊愈。所有患兒經治療后,通氣功能改善,且呼吸平穩。
參考來源:《小兒呼吸內科支氣管肺炎臨床治療體會 》王彥成,《系統醫學》2016年第2卷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