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根本上減少鹽的攝入有益健康。是這樣嗎?美國醫學研究所(IOM)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質疑官方建議民眾攝入較少鈉的合理性,使這一問題再次引發熱烈討論。這項高調的研究是這一持續了幾十年的爭論的最新成果,有些研究人員甚至稱,關于鹽的科學過于復雜,他們可能永遠無法找到正確的答案。
據《科學》雜志報道,美國膳食指南建議普通人群每人每天應攝入少于2300毫克的鈉——相當于6克或者1茶匙的鹽,而面臨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群每天攝入的鈉應少于1500毫克。后者包括普遍患有高血壓或者腎病的非裔美國人,以及超過50歲的美國人——換句話說,約一半的美國人都屬于該人群。美國心臟協會(AHA)更進一步宣稱,每人都應該堅持攝入下限。
IOM召集的專家小組表示,沒有證據表明,攝入少于2300毫克的鈉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些證據表明這樣的攝入量甚至可能有害。AHA立即對這項研究提出批判,稱它是“不完整的”。波士頓布里格姆婦女醫院的心血管疾病專家Elliott Antman斥責該專家小組夸大“非常有缺陷的數據”,并警告稱該報告可能危害公共健康。但是,紐約Albert Einstein醫學院的流行病學家Michael Alderman卻因這份報告而狂喜,“這打破了攝入鹽量越少越好的固定思維。”他說。
辯論雙方的研究人員都以幾百篇論文作證明——有時甚至會引用相同的論文來闡述其觀點。很多研究都檢測了鈉對血壓(可預測心血管健康)的影響。然而,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要求IOM專家小組特別檢測減少鹽攝入是否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如中風或者心臟病發作等)的風險。
密爾沃基威斯康星醫學院的內分泌學家Theodore Kotchen表示,該報告證實,美國人日均鈉攝入量過高——為3400毫克,大多數通過進食面包、披薩餅和餐廳食物等攝入。他稱,“科學相當清晰地說明,將鈉攝入水平降低到適當水平——每天約2300毫克”不只對血壓有好處,也有益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問題的焦點在于降低鹽攝入水平時會發生什么。很多研究人員相信心臟和血管會從中受益,但最近的一些研究卻表明,較低的鹽分攝入實際上會增加患病風險。領導IOM研究小組的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Brian Storm,他表示,描述鈉攝入和患病風險關系的曲線像是“J”或者“U”。
不過證據還遠不明確。Antman警告稱,這些結果主要來源于對重病患者的研究,這意味著可能有混淆因果關系的危險。比如,心力衰竭或者患轉移性癌癥的病人攝入鈉較少只是因為其吃得很少。“這并不是有力的證據。”他說。
不過,低鈉攝入可能確實會傷害一些身體機制。降低鈉攝入會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和腎素—血管緊張素激素系統,后者可以幫助調節身體水分平衡,并提高血液中的甘油三酸酯水平。“這些都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Alderman稱。同時,由于高鈉食品也富含其他礦物質,低鈉攝入可能會導致其他營養素攝入降低。Strom表示,若是如此,徹底減少鹽攝入可能會破壞健康,因為其他微量元素的攝入會低于臨界閾值。
印第安納州西拉斐特市普渡大學的營養學家Connie Weaver稱,這就是為何只關注鹽分是錯誤方法的原因。她指出,對采用其他飲食建議的人們來說,鹽攝入并不是那么重要。鼓勵人們吃得更好是保護健康的更可靠的策略。她說:“鈉只是更容易被測量并依其制定公共政策。”
另外的研究可能會幫助整理這些問題——但卻被方法論問題所阻礙。為測量鈉攝入量,一些科學家使用食物問卷,這其實是一個臭名昭著的不準確的方法,因為人們很難記住他們吃過什么。尿液樣本是一個更可靠的措施,但是它們是不受歡迎的研究方式。
理想情況下,科學家愿意作前瞻性研究,人們可以被隨機分配攝入不同的鈉量并長期遵循。這就要求參與者從根本上改變其飲食習慣,且該研究需要對幾千個參與者進行很多年的跟蹤研究,以建立一個機制。Antman稱:“雖然在知識水平上來說,需要這種方法,但它是一個不實際的建議。”
起草即將于2015年出臺的美國膳食指南的專家當然不會進行這樣的實驗。不過,Antman表示,他們應該基于在鈉攝入量低于2300毫克出現的血壓降低情況。
Alderman并沒有被說服。他辯解道,最重要的是人們是否有患中風或心臟病的更高可能性。“如果專家要求人們去改變一些東西,那么他至少需要提供一個線索告訴人們,他們這么做會獲益。”
《中國科學報》 (2013-05-28 第3版 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