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是高血壓病的高發人群,易合并高血脂、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癥等疾病,這些均是心、腦、腎等重要靶器官損害的危險因素,控制高血壓可明顯減少腦卒中的發生和對其他靶器官損害。上海市自1994年開展社區高血壓三級管理試點工作以來,社區醫院在高血壓的防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院自2005年開始對轄區內的高血壓患者進行強化分層治療并取得了顯著成效。本研究對強化治療在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相關知識知曉率、治療依從性和血壓控制率等方面的作用分析如下。
一般資料:根據《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版》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及(或)舒張壓I>90 mm Hg],通過對35歲以上首診患者測量血壓、高血壓患者就診登記、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和組織社區居民健康檢查等途徑檢出社區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作為建卡對象。
高血壓患者分層和分組依據《上海社區高血壓防治指南(試行)》,根據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分級、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傷及臨床合并疾病情況,將危險量化為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四層。患者在納入管理的第1年,根據臨床評價確定高血壓危險層別進行初次分組。既往未治療的高危層和很高危層患者,既往治療但血壓控制不良和尚可的高危層和很高危層患者以及血壓控制不良的中危層患者,納入一組(重點組)管理;既往未治療的中危層患者,既往治療且血壓控制優良的高危層和很高危層患者和控制尚可的中危層患者納入二組(好轉組)管理;低危層以及既往治療血壓控制優良的中危層患者納入三組(穩定組)管理。
對高血壓病及其防治知識的知曉率強化治療組在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并發癥、治療以及所屬分級分層的了解上明顯優于一般治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藥物治療應該按醫囑服藥的知曉率,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在血壓的控制方面,兩組的控制率均較高,明顯高于2004年衛生部公布的6.1%的平均水平。強化治療組與一般治療組相比,雖然并發癥的發生率無明顯差異,但在血壓達標率和快速達標方面均優于一般治療組,表明強化治療措施能更有效的控制血壓,使患者血壓更快達標。VALUE研究表明,血壓控制是避免難治性高危高血壓患者主要心源性事件發生的重要因素,盡早控制血壓能帶來顯著益處 。尤其是老年患者,高血壓病程長,且容易合并其他危險因素或高血壓并發癥,在社區醫院進行強化治療,可以使患者血壓較快達標,降低患者心血管病的危險性。本研究顯示強化治療組和一般治療組的相關并發癥無明顯差異。
勸導戒煙是強化治療的重要措施之一。一方面,吸煙導致自主神經敏感性增加,削弱了其他降壓措施的效果 ;另一方面,吸煙和高血壓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然而,在戒煙的依從性方面,雖然強化治療組的戒煙率高于一般治療組,但兩組均較低。這說明強化治療對于提高戒煙的依從性有效;同時也說明,對于吸煙的高血壓患者,即使認識到吸煙的危害性,能夠順利戒煙的也較少。這與研究對象均為老年患者,吸煙史長,不易戒除及缺乏有效的戒煙措施有關;另一方面戒煙能否成功不僅取決于個人,還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因此,需要進一步在全社會加強吸煙有害健康的教育,尤其要是勸導青年人不吸煙,使其充分認識吸煙的廣泛危害性。高血壓的防治工作是全體醫務工作者面臨的艱巨任務,根據國外的經驗和我國的國情,完成這一任務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社區防治 。
本研究顯示,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強化治療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經常接受高血壓防治知識教育并定期接受隨訪,較一般治療患者能得到更好的照顧和管理。他們對高血壓知識及自己病情的知曉情況,不良行為的改善情況均較好,血壓控制情況也明顯優于接受一般治療的患者。因此,本研究認為以社區為重點的強化分層治療,有利于提高高血壓病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