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癌是指生長在顱腔的新生物,又稱顱內腫瘤,可起源于腦、腦膜、神經、血管及腦附件,或由身體的其他組織或臟器轉移侵入顱內而形成,大都可產生頭痛、顱內高壓及局灶性癥狀。腦瘤的發生率約為1.9~5.4人/(年•10萬人),占全身各種腫瘤的1%~3%。
生長于顱內的腫瘤通稱為腦瘤,包括由腦實質發生的原發性腦瘤和由身體其他部位轉移至顱內的繼發性腦瘤。原發性腦瘤依其生物特性又分良性和惡性。良性腦瘤生長緩慢,包膜較完整,不浸潤周圍組織及分化良好;惡性腦瘤生長較快,無包膜,界限不明顯,呈浸潤性生長,分化不良。無論良性或惡性,均能擠壓、推移正常腦組織,造成顱內壓升高,威脅人的生命。
泰道的主要成分為替莫唑胺,是近年出現的一種治療腦膠質瘤效果較好的新藥,1997年該藥在歐盟專利藥品評審委員會(CPMP)一致推薦下得到批準生產,并于次年在歐洲上市,l999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準其在美國上市用于惡性膠質瘤的化療,2000年以后國內逐步有臨床應用的報道。
泰道不僅對腦膠質瘤療效較好,對白血病、黑色素瘤、淋巴瘤和實體瘤亦有明顯治療效果。泰道具有較寬的抗腫瘤譜,可口服,易于透過血腦屏障,酸性環境下穩定,與其他藥物沒有疊加毒性,可用于對亞硝基脲耐藥的病人,現已作為一線化療藥物在臨床推廣應用。
泰道在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方面優于洛莫司汀,且血液系統的毒性反應和腸胃道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后者。由于泰道的不良反應少,口服耐受性好,病人的生存質量較高,相信隨著研究的深入,泰道在腦腫瘤治療領域中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泰道同步放化療期結束后4周,進行6個周期的本品單藥輔助治療。起始劑量 :150 mg/m2/日,共5天,然后停藥23天。一周期為28天。從第2周期開始,根據前1周期不良反應,劑量可增至200 mg/m2/日,或減至100 mg/m2。
對于接受42-49天合并治療者需要預防卡氏肺囊蟲性肺炎發生。男性患者在治療過程及治療結束后6個月之內應避孕,在接受該治療之前應冰凍保存精子。嚴重肝功能異常或腎功能異常者慎用。本藥不應用于哺乳期婦女。目前尚無3歲以下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患兒使用該藥的臨床經驗。
泰道應空腹(進餐錢至少一小時)服用本品。服用本品前后可使用止吐藥。如果服藥后出現嘔吐,當天不能服用第2劑。不能打開或咀嚼本品,應用一杯水整粒吞服。如果膠囊有破損,應避免皮膚或粘膜與膠囊內粉狀內容物接觸。
百濟藥師溫馨提醒,對泰道或達卡巴嗪過敏、妊娠期、嚴重骨髓抑制的患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