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病因復雜,迄今尚不能確定某一致癌因子,一般認為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吸煙:肺癌與吸煙、特別與吸紙煙的關系比較密切。約有3/4的肺癌是吸煙引起的。吸紙煙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煙者高10倍-13倍。
2.物理化學致癌因子:目前比較公認為可致癌的因子有無機砷、石棉、鉻、鎳、煤體育體焦油、煙炱和煤的其他燃燒物以及二氯甲醚和氯甲甲醚等。
3.大氣污染。
4.肺癌的發生、演變以及惡性程度與某些癌基因的活化及抗癌的基因的丟失有密切關系。
5.慢性肺疾患:肺結核、慢性
支氣管炎。
胃癌的發生有兩大危險因素。
一為個體因素,也即體質因素;如:①血型因素中,A型血發病率高;②胃癌有家庭聚集③精神因素;④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等疾病。
二是環境因素;如:①化學性因素中的微量元素缺乏或過高,水中高含SO4-2和/或Se
酸鹽類等;②微生物污染因素,如真菌、細菌等污染;③飲食因素,如經常食用新鮮蔬菜
水果及蛋白類食物有保護作用,而多食高淀粉、重鹽、腌漬、熏炸食品及不良飲食行為。病因學
肝癌的危險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乙型肝炎或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2、 黃曲霉素。
3、 飲用含朋大量有機氯化合物與藻類毒素的污水或塘水。
4、 其他因素如①家族聚集性;②低硒;③酒精性、營養性
肝硬化。
乳腺癌病因有關的因素較多,常見的危險因素有:
1、 初潮年齡、絕經年齡、初產年齡。
2、 家族史。
3、 乳腺的良性疾病。
4、 飲食因素及肥胖。
5、 內分泌因素及激素。
6、 電離輻射。
7、 不良生活習慣。
8、 病毒感染等。
急性
白血病的病因與病毒感染、化學因素、電離輻射等因素有關:
1、病毒感染 近十年來的研究提示白血病很可能是病毒引起的。病毒引起禽類、小鼠、大鼠、豚鼠、貓、狗、牛、豬、猴的白血病,此外,目前認為C型RNA
腫瘤病毒與人類白血病的病因有關。
2、電離輻射 日本廣島、長畸原子彈爆炸后的白血病發病率明顯增高。離爆炸中心越近,發病率越高。此外,大劑量放射線局部治療
類風濕性強直性脊椎炎,白血病發生率在治療組中比對照組高10倍,而其發病機會與照射劑量密切相關。某些國家報道放射科醫師患白血病較多。
3、化學因素 某些化學物質如苯和氯霉素等通過對骨髓損害,也可誘發白血病。急性白血病與口服氯(合)霉素可能有關。其它尚有氨基比林、磺胺藥、保泰松、223、樂果等。
4、遺傳因素 文獻報道先天性癡呆樣愚型者發生白血病較正常兒童高15-20倍;其它伴有染色體異常的先天性疾病如Bloom綜合征、Fanconi綜合征、Klinefelter綜合征等患者中白血病的發病率也均較高。有少數家族性和先天性的白血病。
宮頸癌發病原因
1、 婚姻因素 絕大多數宮頸癌患者為已婚婦女。首次性生活過早及性伴侶過多均與宮頸癌關系密切。性伙伴越多,其宮頸癌發生的相對危險性越高,在娼妓中其發病率為正常人的4倍。因此,性生活及婚姻與宮頸癌關系密切。
2、 生育因素 初產年齡早,宮頸癌發病率高。
3、 病原體因素 多種病原體與宮頸癌關系密切,尤其是人乳頭狀病毒(HPV)、
單純皰疹病毒II型(HSVII)。
4、 其他因素 一些研究認為陰莖包皮垢、陰道滴蟲感染、梅毒、
淋病均與宮頸癌的發生有關。
食管癌病因
1、亞硝胺:亞硝胺類化合物是一類很強的致癌物,在100多種亞硝胺中有十幾種引起多種動物食管癌。在食管癌高發區發現居民膳食中攝入不同量的亞硝胺,同時證明:從膳食中攝入亞硝胺的量一食管癌發病率成正相關。一些亞硝胺能特異地引起動物食管癌。高發區人胃液中亞硝胺類化合物含量明顯高于低發區。
2、霉菌:從高發區酸菜、窩窩頭、玉米面中分出多種霉菌,糧食霉菌污染率明顯高于低發區。糧食中分離的冬青匍柄霉、互隔交鏈孢霉有致實變作用,所產生的毒素可致染色體畸變。霉菌與亞硝胺有協同致癌作用。
3、營養、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某些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為食管癌發病造成一定條件。高發區食管炎、細胞不典型增生、重度增生較普遍,與高發區攝入蛋白質、水果、蔬菜少有關。
4、遺傳因素:食管癌患者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在同一家族可在同一代或隔幾代內發生。臨床醫生也注意到家族性明顯的患者具有癥狀重、療效差、病程短的特點。
5、吸煙飲酒:吸煙量的增加及吸煙時間延長,煙草中亞硝胺等致癌物在體內的積蓄也會增加,發病的危險也隨之提高。飲酒與吸煙協同致癌作用。
6、熱飲熱食:熱損傷可能是促進腫瘤的發生或成為腫瘤發生的一個條件。
7、酸菜:酸菜中亞硝酸鹽和亞硝酸含量較多,酸菜中還測出致癌化合物苯并芘和其他多環芳烴化合物,調查發現,高發區居民食酸菜者較普遍,食管癌的發病率與食酸菜量正相關。
腸癌病因
、亠嬍骋蛩厝绺咧撅嬍、低纖維飲食、動物蛋白、食物中亞硝胺及其衍生物含量高;攝人酒精、維生素A及微量元素缺乏等。
、诖竽c的某些良性病變如慢性
潰瘍性結腸炎,大腸腺瘤與家族性結腸腺瘤病,血吸蟲病等。
③遺傳因素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遺傳性非息肉病性
結直腸癌等。
卵巢癌的發生率,在我國約占所有卵巢腫瘤的5%。其發病在婦科惡性腫瘤中僅次于宮頸癌,居第二位。近年來其發病呈上升趨勢。
卵巢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其發病可能與年齡、生育、血型、精神因素及環境等有關。卵巢癌可發生任何年齡,年齡越高,發病越多。一般多見于更年期和絕經期婦女。20歲以下發病較少。不同類型的卵巢癌年齡分布也不同。卵巢上皮癌40歲以后迅速增加,高峰年齡為50-60歲,到70歲以后逐漸下降;性索間質腫瘤類似卵巢上皮癌,隨年齡增長而上升;而生殖細胞腫瘤多見于20歲以前的年輕女性,獨身或未生育的婦女卵巢癌發病率高。有人統計,獨身者的卵巢癌發病率較已婚者高60%-70%。有人分析發現A型血者卵巢癌發病率高,O型血者的發病率較低。精神因素對卵巢癌的發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性格急躁,長期的精神刺激可導致宿主免疫監視系統受損,對腫瘤生長有促進作用。卵巢對香煙也很敏感,每天吸20支香煙的婦女,閉經早,卵巢癌發病率高。經常接觸滑石粉、石棉的人患卵巢癌的機會較多。
淋巴瘤發病原因
1. 病毒感染 已證明某些動物的淋巴瘤是病毒引起的,目前認為人類淋巴瘤組織增生性疾病與病毒感染也有關。
2. 免疫缺陷 動物實驗證明,動物胸腺切除或接受抗淋巴血清、細胞毒藥物、放射可使其免疫功能長期處于低下狀態,腫瘤發生率高。
3. 其他因素 淋巴瘤常伴有染色體異常,例如,霍奇金病常見有三或四倍體,Burkitt 淋巴瘤和濾泡性淋巴瘤常有t(14:18)等染色體改變。藥物與淋巴瘤發生的關系已初步得到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