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肺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與30年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這與現代腫瘤醫學的發展和進步有密切的關系。先進儀器,使肺癌可以早檢查,早治療。與此同時,藥學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治療肺癌的多種分子靶向藥相繼問世。靶向治療相比傳統治療作用更準確,副作用更小,使得抗癌而不破壞機體免疫不再是空想。靶向治療已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們期望我國能充分運用中西醫療法的優勢,為人類最終能攻克癌癥出一份力量。
腫瘤生物免疫治療——研究進展
吉非替尼(易瑞沙)治療NSCLC:IGFR-1表達影響預后
Ann Oncol 2006, 17(7): 1120
意大利Bellaria醫院Cappuzzo等報告,在接受吉非替尼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
肺癌(NSCLC)患者中,表達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受體1(IGFR-1)者生存期較長。[Ann Oncol 2006, 17(7): 1120]
該研究共納入了124例接受吉非替尼治療的晚期NSCLC患者,應用免疫組化法分析了其PTEN抑癌蛋白和IGFR-1的表達,以評估PTEN丟失與IGFR-1表達是否與吉非替尼原發性耐藥相關。
39.0%(30/77例)的患者表達IGFR-1。IGFR-1表達與臨床及生物學表現之間無顯著相關性。IGFR-1陽性者與陰性者的治療有效率和至進展時間均無顯著性差異(分別為16.7%對12.8%和2.6個月對3.06個月),但前者的中位生存期顯著長于后者(17.8個月對7.3個月,P=0.013)。多變量分析顯示,IGFR-1陰性者的死亡危險顯著增加(風險比=2.21,P=0.012)。
20.4%(19/93例)的患者存在PTEN丟失。PTEN丟失與否與臨床及生物學表現之間無顯著相關性。PTEN陽性者與陰性者的治療有效率、至進展時間和生存期均沒有顯著性差異。
該研究沒有發現IGFR-1表達和PTEN丟失與吉非替尼原發性耐藥之間具有相關性。至于這兩個標志物是否與獲得性耐藥相關,以及IGFR-1是否可以作為未接受過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治療者的預后因素,需更多研究來給出答案。
點 評
影響靶向藥物療效的因素可能很多,深入了解這些因素有助于選擇合適的患者進行治療并提高其療效(特別是長期生存率)。(徐兵河孫燕)
參考文獻(略)
百濟新特連鎖藥業是一家經營和管理重大慢性疾病用藥的連鎖專科藥房,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專科醫藥連鎖企業。藥房擁有400多種腫瘤類藥品,囊括肺癌、
肝癌、
胃癌、
前列腺癌、
乳腺癌、
結直腸癌等主流新特藥品,專業的網站為您提供腫瘤相關信息,包括腫瘤癥狀,腫瘤的治療以及腫瘤患者的生活調理等。客服中心由數十位資深藥師組成,依托400免費電話,以科學客觀的態度介紹藥品,為全國顧客提供更便捷、更專業的藥品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