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的飲食如何合理搭配?營養不良是腫瘤患者在患病及治療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患者常因放療、化療和精神心理因素影響而致食欲不振、食物攝入困難,從而導致體重減輕、身體虛弱,患者因而活動量減少,食欲更差,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促使機體抗病能力嚴重降低,導致或加速疾病惡化。因此,腫瘤患者配合食療,尤為重要,其對腫瘤治療具有的輔助作用。
合理搭配食物,保持飲食平衡。應注意食物的種類變化,清淡適宜而富有營養。色、香、味俱佳,有利于刺激食欲和促進營養素消化吸收,腫瘤患者色、香、味更為重要。
促進消化吸收功能,選擇易消化的食物,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各種腫瘤,選擇的主食可能不同。如
胃癌、食管癌等,通常以多吃面食或食粥為宜;
肝癌而有食管靜脈曲張時,也以軟食為好。大米、糯米,性味和平,能健脾養胃;新米煮粥佐以醬蘿卜,對晚期腫瘤患者而食欲不好者,甚為合適,大米與雜糧,如玉米等同煮飯,也有補益作用。點心的選擇也頗為重要。其原則是量要少而精,甜咸搭配,不影響進食主食。我國傳統的點心,常以甜食為主,多吃常會影響消化。此外,有些點心中多油酥,雖對陰虛者有益,但多吃滋膩而呆胃。如常用白木耳為補品,每天給患者服用,效果未必很好。因滋補是多方面的,只要合理進食,就能起到補益作用,不必一定要用白木耳,而且多吃生厭,反而對脾胃運化不利。
腫瘤手術之前,食療應以配合手術順利進行為主,通常可用扶助元氣,補益氣血的食物為主。常用平補的食物,如桂圓、紅棗、蓮心等食物。手術后恢復期,則應以補益氣血、調整脾胃功能的食物為主。除蓮心、紅棗外,白糖糯米粥也可用于調補,它還可治療多汗、夜間煩躁不安等術后的常見癥狀。除補益外,還要增加通氣、幫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金橘、橘絡等,以利于術后消化功能恢復。術后食療目的是增加身體抗癌能力,輔助其他治療以避免今后可能出現的復發或轉移,可食用補益和有抗癌作用的食物。
在放療過程中,食療應以開胃、增加食欲為主。飲食宜清淡、滋味鮮美、營養豐富。在放療后期,常出現津液虧耗的情況,飲食中要增加養陰生津類的食物;放療結束后會出現種種放射反應,食療應盡可能設法減輕反應。遠期應輔助其他治療,以避免腫瘤的復發或轉移。化療最常見副作用是白細胞減少和消化功能紊亂,表現為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白細胞減少食療要以補益氣血為主,如雞、鴨血湯等,但應注意消化問題。胃納減退,可用開胃、幫助消化食物。惡心、嘔吐可酌用生姜,用醬生姜經常嚼食可獲得較好效果。舌苔厚膩時,可用生姜片輕擦舌苔。化療結束時,除注意補益食物外,也要注意提高體質,防止轉移或復發。
晚期腫瘤患者的食療特別重要。腫瘤本身可引起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無機鹽等的代謝失常,一些患者還會出現味覺改變而導致厭惡肉類,由于病情變化經常出現食欲減退、攝食困難及進食過少,營養不良是惡性腫瘤必然出現的后果。因此,飲食治療過程中,在能夠消化吸收情況下,選用各類食物,盡量鼓勵患者進食,食用各類食物,以保證足夠的營養素供給。
有些食物在腫瘤患者經常食用,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癌效果。在早、中期患者,作為輔助治療食物,在晚期腫瘤作為食療方法,都較合適。具有防癌作用的食物有蕈類食物,如香菇、冬菇、猴頭菇、銀耳、黑木耳、金針菇等;海帶、海藻、海參、茶葉、蘿卜、蔥、蒜、牛奶、卷心菜、南瓜、豆芽、四季豆、豌豆、萵筍、胡蘿卜、菠菜、番茄、紫菜、蘋果、大棗、無花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