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超院士:能夠與這么多老中醫一起討論腫瘤治療問題我感到非常高興。因為我是一個外科醫生,跟中醫老前輩們在一起還是第一次,過去雖然參加過類似會議,但人員沒這么齊,對我來說,這也是一個相互切磋的好機會。
我們中國醫療的特色是既有西醫又有中醫。我是搞肝膽腫瘤的,搞了幾十年了,療效有提高,但還不是很快。現在發病率高,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特別是肝癌,我國病例數相當龐大,有資料顯示占全世界病例數的55%,一年有幾十萬人死于肝癌,而且發病率沒有下降。肝癌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是占十種常見腫瘤的第三位,現在躍升到第一位,所以這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
目前對肝癌治療的療效怎么樣呢?早期小肝癌療效可以達到百分之六七十,中、晚期總的療效不好。所以,擺在醫務人員面前的任務是很重的。
從我們現在的治療觀點來講,西醫是看腫瘤的大小、有沒有轉移、有沒有癌栓,往往盯著局部,忽略了全身;治療的時候,西醫也常從局部著手、重視局部,而中醫的觀點是重視全身。我是希望兩者結合起來,那樣就是一個完整的“人”。這點就是我們中國的特色。這兩個結合得好,療效一定會提高。
我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學過幾個月的中醫,簡直算是“皮毛”,但是對我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讓我的觀點改變了。因為外科醫生重視“一把刀”,但是問題是患者能不能保住生命,怎么長期保住,長期健康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就需要靠中西醫結合。所以說,我贊成鄭偉達院長提出的“心療”、“藥療”、“食療”、“體療”。
心療對病人很重要,還有“藥療”、“食療”。我們國家的飲食習慣不是太“和諧”,許多人管不住嘴巴,喜歡大量飲酒,這對肝臟是不利的。說到食療,我覺得人們不僅要控制住不要大量飲酒,還要注意不吃污染、霉變食物,特別是黃曲霉素污染的食品,不吃富含亞硝酸鹽的食物。此外,飲食還要講究質量。體療的意義更不用多說了。
鄭偉達教授總結的這幾條,我覺得是非常合理的。我有一個病人,肝癌開刀以后現在40年了,手術以后靠什么呢?他在手術以后吃中藥幫助恢復,一直到現在還活著,好好的。中醫藥幾千年好的經驗總結出來,一定會提高我們治療腫瘤病人的療效。一方面治療全部,一方面治療局部,我相信中西醫結合療效會有提高。
從我幾十年的臨床經驗來講,我們治療肝癌,強調整體與局布結合的綜合治療,對腫瘤患者的療效會更加提高。腫瘤除了預防以外,環境的改善、飲食的改善、生活的改善都很重要。我們醫務人員應該更加努力地學習,降低腫瘤的發病率,為人民的健康做出自己的貢獻!
(本文根據首屆發揮中醫藥優勢防治腫瘤高峰論壇會議發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