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品名稱: 安瑞澤
- 藥品通用名: 注射用曲妥珠單抗
- 安瑞澤規格:150mg/瓶
- 安瑞澤單位:瓶
- 安瑞澤價格
- 會員價格:
注射用曲妥珠單抗(安瑞澤)說明書簡要信息:
【安瑞澤適應癥】
轉移性乳腺癌:
安瑞澤適用于HER2陽性的轉移性乳腺癌:作為單一藥物治療已接受過1個或多個化療方案的轉移性乳腺癌;與紫杉醇或者多西他賽聯合,用于未接受化療的轉移性乳腺癌患者。
早期乳腺癌:
安瑞澤適用于HER2陽性的早期乳腺癌:
●接受了手術、含蒽環類抗生素輔助化療和放療(如果適用)后的單藥輔助治療。
●多柔比星和環磷酰胺化療后序貫安瑞澤與紫杉醇或多西他賽的聯合輔助治療。
●與多西他賽和卡鉑聯合的輔助治療。
●與化療聯合新輔助治療,繼以輔助治療,用于局部晚期(包括炎性)或者
腫瘤直徑>2cm的乳腺癌。
轉移性胃癌:
安瑞澤聯合卡培他濱或5-氟尿嘧啶和順鉑適用于既往未接受過針對轉移性疾病治療的HER2陽性的轉移性胃腺癌或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
曲妥珠單抗只能用于HER2陽性的轉移性胃癌患者,HER2陽性的定義為使用已驗證的檢測方法得到的IHC3+h或IHC2XxX/FISHXxX結果。
【安瑞澤用法用量】
請按‘輸液準備’的要求對復溶后藥品進行充分稀釋后使用。
請勿靜推或靜脈快速注射。
在安瑞澤治療前,應進行HER2檢測。
使用其他任何生物制品替代需征得處方醫師的同意。
安瑞澤應通過靜脈輸注給藥。
早期和轉移性乳腺癌
轉移性乳腺癌
每周給藥方案
初始負荷劑量:建議安瑞澤的初始負荷劑量為4mg/kg。靜脈輸注90分鐘以上。
維持劑量:建議安瑞澤每周用量為2mg/kg。如果患者在首次輸注時耐受性良好,則后續輸注可改為30分鐘。維持治療直至疾病進展。
3周給藥方案
初始負荷劑量為8mg/kg,隨后6mg/kg每三周給藥一次。且重復6mg/kg每三周給藥一次時輸注時間約為90分鐘。如果患者在首次輸注時耐受性良好,后續輸注可改為30分鐘。維持治療直至疾病進展。
療程
●轉移性乳腺癌患者使用曲妥珠單抗治療直至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
●乳腺癌早期患者使用曲妥珠單抗治療1年或至疾病復發或不可耐受的毒性(視何者為先)。不建議EBC延長治療超過1年。
●轉移性胃癌患者使用曲妥珠單抗治療至疾病進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
劑量調整
輸注反應
·對發生輕至中度輸注反應患者應降低輸注速率。
·對呼吸困難或臨床明顯低血壓患者應中斷輸注。
·對發生嚴重和危及生命的輸注反應患者:強烈建議永久停止曲妥珠單抗的輸注。
心臟毒性
曲妥珠單抗開始治療前應進行左室射血分數(LVEF)的檢測,治療期間也須經常密切監測LVEF。出現下列情況時,應停止曲妥珠單抗治療至少4周,并每4周檢測1次LVEF
·LVEF較治療前絕對數值下降≥16%。
·LVEF低于該檢測中心正常范圍并且LVEF較治療前絕對數值下降≥10%。
·4~8周內LVEF回升至正常范圍或LVEF較治療前絕對數值下降≤15%,可恢復使用曲妥珠單抗。
·LVEF持續下降(>8周),或者3次以上因心臟毒性而停止曲妥珠單抗治療,應永久停止使用曲妥珠單抗。
減量
臨床試驗中未減量使用過曲妥珠單抗。在化療導致的可逆的骨髓抑制過程中患者仍可繼續使用安瑞澤,是否減少或持續使用化療藥劑量需特別指導,在此期間應密切監測患者是否出現中性粒細胞減少并發癥。
漏用
如果患者漏用曲妥珠單抗未超過一周,應盡快對其給予常規維持劑量的曲妥珠單抗(每周一次的給藥方案:2mg/kg;每三周一次的給藥方案:6mg/kg),不需等待至下一治療周期。此后,對于每周一次或每三周一次的給藥方案應分別在7天或者21天后給予維持劑量的曲妥珠單抗。
如果患者漏用曲妥珠單抗已超過一周,應盡快重新給予初始負荷劑量的曲妥珠單抗(每周一次的給藥方案:4mg/kg;每三周一次的給藥方案:8mg/kg),輸注時間約為90分鐘以上。此后,對于每周一次或每三周一次的給藥方案應分別在7天或者21天后給予維持劑量的曲妥珠單抗(每周一次的給藥方案:2mg/kg;每三周一次的給藥方案:6mg/kg)
輸液準備
配置過程中,應當仔細處理曲妥珠單抗。避免產生過多的泡沫,不要搖晃配好的曲妥珠單抗溶液,以免影響從藥瓶中吸取的曲妥珠單抗的劑量。
溶液配制
安瑞澤不包含防腐劑,應采用正確的無菌操作。每瓶注射用曲妥珠單抗應由滅菌注射用水(未提供)稀釋。配制好的曲妥珠單抗的濃度為21mg/ml,pH值約6.0。配制成的溶液為無色至淡黃色的透明液體。溶液注射前應目測有無顆粒產生和變色點。如果在無菌條件下操作,配制好的溶液可在2~8℃條件下保存48小時,不得冷凍。
用無菌注射器將7.2ml滅菌注射用水在裝有曲妥珠單抗凍干粉的西林瓶中緩慢注入,直接注射在凍干藥餅中。
輕輕旋動藥瓶以幫助復溶。不得震搖!
配制好的溶液可能會有少量泡沫,將西林瓶靜止大約5分鐘。
配置溶液的稀釋
根據曲妥珠單抗初始負荷劑量4mg/kg或之后每1周2mg/kg維持劑量計算所需溶液的體積:
根據曲妥珠單抗初始負荷劑量8mg/kg或之后每3周6mg/kg維持劑量計算所需溶液的體積:
所需的溶液量從小瓶中吸出后加入250ml0.9%氯化鈉輸液袋中,不可使用5%的葡萄糖液(見配伍禁忌)。輸液袋輕輕翻轉混勻,防止氣泡產生。所有腸外用藥均應在使用前肉眼觀察有無顆粒產生或變色。一旦輸注液配好應立即使用。只有當配制和稀釋是在嚴格控制和證實為無菌條件下進行的,稀釋后的溶液可在2~8℃冷藏保存7天,和在不超過30℃的室溫下保存24小時。
【安瑞澤注意事項】)。
轉移性乳腺癌
在關鍵性轉移性試驗中,根據以往心功能不全定義的標準,與紫杉醇單藥治療組(1%-4%)相比,曲妥珠單抗XxX紫杉醇組中患者的發病率為9%-12%,在曲妥珠單抗單藥治療組中,發病率為6%-9%。曲妥珠單抗XxX蒽環類抗生素/環磷酰胺治療組(27%)中患者出現心功能不全的比率最高,并顯著高于蒽環類抗生素/環磷酰胺治療組(7%-10%)。在對心功能前瞻性監測的后續試驗中,與多西他賽單藥治療組(0%)相比,曲妥珠單抗XxX多西他賽治療組中患者出現有癥狀的心力衰竭的發病率為2.2%。這些試驗中,出現心功能不全的大部分患者(79%)接受充血性心力衰竭標準治療后均有所改善。
早期乳腺癌(輔助治療)
乳腺癌輔助治療臨床試驗中,連續監測心功能(LVEF)。在BO16348試驗中,中位隨訪時間為12.6個月(觀察組12.4個月,曲妥珠單抗治療1年組12.6個月);在NSABPB31和NCCTGN9831試驗中,中位隨訪時間AC-T組為7.9年,AC-TH組為8.3年。在NSABPB31和NCCTGN9831中,所有經隨機分組且有AC后左心室射血分數評估的患者中,6%的患者在AC方案化療后因出現心功能不全(AC方案化療結束時LVEF表2aNSABPB31、NCCTGN9831、BO16348和BCIRG006試驗中新發的心功能不全(檢測指標LVEF)的患者比例
a對于試驗NSABPB31、NCCTGN9831和BO16348,從曲妥珠單抗治療開始起計算事件。對于試驗
BCIRG006,從隨機分組日起計算事件。
b試驗NSABPB31和試驗NCCTGN9831方案:多柔比星和環磷酰胺序貫紫杉醇(AC→T)或紫杉
醇加曲妥珠單抗(AC→TH)。
c試驗NSABPB31和試驗NCCTGN9831合并的AC→TH組中位隨訪時間為8.3年。
d一年曲妥珠單抗治療組的中位隨訪時間為12.6個月。
e試驗BCIRG006方案:多柔比星和環磷酰胺序貫多西他賽(AC→T)或紫杉醇加曲妥珠單抗
(AC→TH);多西他賽和卡鉑加曲妥珠單抗(TCH)
圖1:NSABPB31和NCCTGN9831:首次出現LVEF較基線下降≥10%并且絕對值低于50%的累積發生率,死亡為競爭性風險事件
圖2:BO16348試驗:首次出現LVEF較基線下降≥10%并且絕對值低于50%的累積發生率,死亡為競爭性風險事件
圖3:試驗BCIRG006:LVEF相對于基線首次下降≥10%且降至低于50%伴死亡為競爭性風險事件的時間的累積發生率
在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的三項關鍵性臨床試驗中,單獨化療患者中3/4級心功能不全(有癥狀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發生率與紫杉烷類序貫曲妥珠單抗治療的患者相似(0.3-0.4%)。紫杉烷加曲妥珠單抗聯合治療患者發生率最高(2.0%)。第3年,接受AC→P(多柔比星XxX環磷酰胺之后用紫杉醇治療)XxXH(曲妥珠單抗)治療患者心臟不良事件發生率達3.2%,而AC→P治療組患者為0.8%。5年隨訪期未見累計心臟不良事件發病率增加。
在5.5年時,AC→D(多柔比星XxX環磷酰胺之后用多西他賽)、AC→DH(多柔比星XxX環磷酰胺,之后用多西他賽XxX曲妥珠單抗)和DCarbH(多西他賽、卡鉑和曲妥珠單抗)治療組有癥狀的心臟事件或LVEF事件分別為1.0%、2.3%和1.1%。對于有癥狀的CHF(NCI-CTC3-4級),AC→D、AC→DH和DCarbH治療組5年發生率分別為0.6%、1.9%和0.4%。AC→D與DCarbH組患者發生有癥狀的心臟事件的整體風險較低并且相似;相對AC→D和DCarbH治療組,AC→DH治療組發生有癥狀的心臟不良事件的風險增加,表現為有癥狀的心臟不良事件或LVEF事件累計發生率持續增至2.3%,而兩個對照治療組(AC→D和DCarbH)約為1%。
中位隨訪期12個月的結果在1年治療組中,完成輔助化療后接受曲妥珠單抗治療的患者出現NYHAⅢ-IV級心力衰竭的比率為0.6%。中位隨訪期3.6年后,接受曲妥珠單抗治療一年后的重度CHF和左心室功能不全發生率分別為0.8%和9.8%。
在研究BO16348中,中位隨訪期8年的結果,接受曲妥珠單抗治療一年后的重度CHF(NYHAⅢ-IV級)發生率為0.8%,輕度癥狀性和無癥狀性心室功能不全發生率為4.6%。
曲妥珠單抗治療患者中,71.4%重度CHF可逆(定義為事件發生后至少連續兩次測定LVEF值≥50%);79.5%輕癥和無癥狀的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為可逆。約17%心功能不全相關的不良事件終點發生于曲妥珠單抗治療結束后。
在NSABPB-31和NCCTGN9831研究的聯合分析中,對AC→PH組(多柔比星XxX環磷酰胺,之后用紫杉醇XxX曲妥珠單抗)中位隨訪8.1年,與AC→PH組中位隨訪2.0年進行的分析相比,新發心功能不全的發病率(檢測指標LVEF)無變化:18.5%的AC→PH病人LVEF值降低10%~50%。在AC→PH組出現過有癥狀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有64.5%的病人左心室功能不全可逆,在最近一次隨訪時無癥狀,90.3%的病人完全或部分LVEF恢復。
早期乳腺癌(新輔助療法)
在關鍵性臨床試驗MO16432中,曲妥珠單抗聯合新輔助化療(包括3個周期的多柔比星,其累計劑量180mg/m2),曲妥珠單抗治療組中有癥狀的心功能不全發生率達1.7%。但是,在關鍵性臨床試驗BO22227,曲妥珠單抗聯合新輔助化療(包括4個周期的表柔比星,其累積劑量300mg/m2)中位隨訪超過70個月時,曲妥珠單抗(靜脈給藥制劑)組中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發生率為0.3%。
轉移性胃癌
在BO18255試驗中,篩選期時,氟尿嘧啶/順鉑(FP)組和曲妥珠單抗XxX氟尿嘧啶/順鉑(HXxXFP)組的中位LVEF值分別為64%(范圍48%~90%)和65%(范圍50%~86%)。除含曲妥珠單抗治療組中1名患者(其LVEF的下降伴有心力衰竭)外,BO18255試驗中記錄的多數LVEF下降均無臨床癥狀。
表3:LVEF相對于篩選期的變化情況總結(BO18255試驗)
表4:心臟不良事件(BO18255試驗)總體而言,心功能不全事件在治療組和對照組之間未出現顯著性差異。
輸注相關反應(IRR)/超敏反應
在所有曲妥珠單抗的臨床試驗中都監測到靜脈輸注曲妥珠單抗發生IRR,如寒戰和/或發熱、呼吸困難、低血壓、哮鳴、支氣管痙攣、心動過速、血氧飽和度下降和呼吸窘迫(參見[注意事項])。
IRR臨床上很難與超敏反應相區分。
根據不同適應癥、曲妥珠單抗與化療聯合治療或單藥治療、不同的數據采集方法,各研究之間的各級IRR的發生率有所不同。
轉移性乳腺癌患者中,曲妥珠單抗聯合治療組IRR發生率在49%至54%之間,而對照藥治療組在36%至58%之間(可能包含其他化療)。曲妥珠單抗聯合治療組,重度IRR(3級及以上)達5%至7%,對照藥治療組達5%至6%。
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曲妥珠單抗聯合治療組IRR發生率在18%至54%之間,而對照藥治療組在6%至50%之間(可能包含其他化療)。曲妥珠單抗聯合治療組,重度IRR(3級及以上)達0.5%至6%,對照藥治療組達0.3%至5%。
在早期乳腺癌新輔助療法方案下(BO22227),IRR發生率與上述臨床試驗結果一致,靜脈輸注組是37.2%,重度的IRR(3級)發生率是2.0%,沒有發生4級和5級IRR。
在個別病例中觀察到過敏樣反應。
血液學毒性
乳腺癌
血液學毒性在接受曲妥珠單抗單藥治療的轉移性患者中不常見,WHO分級3級的白細胞減少癥、血小板減少癥和貧血發生率低于1%。未觀察到WHO分級4級的毒性。曲妥珠單抗聯合紫杉醇治療WHO分級3級或4級的血液學毒性高于紫杉醇單藥治療的患者(34%比21%)。曲妥珠單抗聯合多西他賽治療3級或4級的血液學毒性高于多西他賽單藥治療的患者(3/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發生率32%比22%,用NCI-CTC標準)。曲妥珠單抗聯合多西他賽治療的患者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或中性粒細胞減少性膿毒癥高于多西他賽單藥治療的患者(23%比17%)。
用NCI-CTC標準,在BO16348試驗中,曲妥珠單抗治療組0.4%患者從基線水平上升3或4級,對照組為0.6%。
貧血
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中,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的患者高于單獨化療的患者,貧血的總體發生率(30%vs21%[BO16348試驗])、NCI-CTC2~5級貧血的總體發生率(12.3%vs6.7%[NSABPB31]),需要輸血的貧血總體發生率(0.1%vs0[NCCTGN9831])。曲妥珠單抗單藥(H0649g中)治療后,NCI-CTC3級貧血發生率<1%。在試驗BO18255(轉移性胃癌)中,含曲妥珠單抗組與單獨化療組相比,貧血總發生率分別為28%和21%,NCICTC3/4級貧血分別為12.2%和10.3%。
中性粒細胞減少癥
乳腺癌輔助治療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中,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組高于單獨化療的患者,NCI-CTC4~5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發生率(1.7%vs0.8%[NCCTGN9831])和2~5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發生率(6.4%vs4.3%[NSABPB31])。轉移性乳腺癌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中,曲妥珠單抗聯合骨髓抑制化療的患者NCI-CTC3/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發生率(32%vs22%)和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發生率(23%vs17%)也高于單獨化療的患者。在試驗BO18255(轉移性胃癌)中,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組與單獨化療組相比,NCICTC3/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發生率分別為36.8%和28.9%,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分別為5.1%和2.8%。
肝臟和腎臟毒性
乳腺癌
曲妥珠單抗單藥治療轉移癌患者時,有12%患者會出現WHO3或4級肝臟毒性,該毒性與其中60%患者的肝臟疾病進展有關。
與紫杉醇單藥治療患者相比,使用曲妥珠單抗聯合紫杉醇治療的患者發生WHO3或4級肝毒性的頻率更低(7%vs15%)。并且沒有觀察到WHO3或4級腎臟毒性的發生。
上市后,經病理證實有腎小球病變的腎病綜合征鮮有報告。腎病發生的時間在曲妥珠單抗治療開始4個月到大約18個月間。腎臟的病理表現有:膜性腎小球腎炎、局灶性腎小球硬化、纖維樣腎小球腎炎。腎病的并發癥有容量負荷過重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轉移性胃癌
在BO18255試驗中,未觀察到兩治療組在肝臟和腎臟毒性方面出現顯著性差異。
NCI-CTCAE(3.0版)≥3級腎臟毒性反應在FPXxXH組中的發生率未顯著高于FP組(兩組發生率分別為3%和2%)。
NCI-CTCAE(3.0版)≥3級不良事件(SOC中所收錄的肝膽疾病不良事件):報告的唯一不良事件為高膽紅素血癥,其在FPXxXH組中的發生率未顯著高于FP組(兩組發生率分別為1%和<1%)。
感染
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的患者,高于單獨化療的患者。感染的總體發生率(46%vs30%[H0648g])、NCI-CTC2-5級感染/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總體發生率(24.3%vs13.4%[NSABPB31])和3-5級感染/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總體發生率(2.9%vs1.4%[NCCTGN9831])。輔助治療中感染發生的最常見部位有:上呼吸道、皮膚和尿道。
在試驗BCIRG006中,曲妥珠單抗添加至AC-T時的感染總發生率升高,但曲妥珠單抗添加至TCH時未升高[44%(AC-TH),37%(TCH),38%(AC-T)]。三組的NCI-CTC3-4級感染發生率相似[25%(AC-TH),21%(TCH),23%(AC-T)]。
治療轉移性乳腺癌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中,曲妥珠單抗聯合骨髓抑制的化療藥物組患者報告的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的發生率高于(23%vs17%)單獨化療的患者。
曲妥珠單抗治療的患者觀察到感染的發生率增加,主要是臨床意義較小的輕度上呼吸道感染或尿道感染。
肺部反應
乳腺癌輔助治療
乳腺癌輔助治療的女性患者中,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的患者高于單獨化療的患者,NCI-CTC2~5級肺部反應的發生率(14%vs5%[NSABPB31]),NCI-CTC3~5級肺部反應和自發報道的2級呼吸困難發生率(3.4%vs0.9%[NCCTGN9831])。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和單獨化療的患者最常見的肺部反應為呼吸困難(NCI-CTC2~5級:11.8%vs4.6%[NSABPB31]:NCI-CTC2~5級:2.4%vs0.2%[NCCTGN9831])。
肺炎/肺浸潤的發生率,曲妥珠單抗治療的患者為0.7%,單獨化療的患者為0.3%。曲妥珠單抗治療的患者中,3例發生致死性呼吸衰竭,其中1例表現為多臟器功能衰竭綜合征。單獨化療的患者中,1例發生致死性呼吸衰竭。
轉移性乳腺癌
接受曲妥珠單抗治療的轉移性乳腺癌女性患者肺部毒性的發生率也有增加。肺部的不良事件作為輸注反應的一部分在上市后有報道,肺不良事件包括:支氣管痙攣、低氧血癥、呼吸困難、肺浸潤、胸腔積液、非心源性肺水腫和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具體描述見[注意事項]。
血栓/栓塞
在四項隨機對照的臨床試驗中,三項試驗發現,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患者血栓形成的發生率高于單獨化療的患者(2.6%vs1.5%[NSABPB31],2.5%和3.7%vs2.2%[BCIRG006]和2.1%vs0%[H0648g])。
腹瀉
乳腺癌
乳腺癌輔助治療的女性患者,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的患者高于單獨化療的患者,NCl-CTC2~5級腹瀉發生率(6.7%vs5.4%[NSABPB31])、NCI-CTC3~5級腹瀉發生率(2.2%vs0%[NCCTGN9831])、NCI-CTC1~4級腹瀉發生率(7%vs1%[BO16348])。在試驗BCIRG006中,接受曲妥珠單抗治療的女性中的3-4級腹瀉[5.7%AC-TH,5.5%TCHvs.3.0%AC-T]及1-4級腹瀉[51%AC-TH,63%TCHvs.43%AC-T]發生率升高。接受曲妥珠單抗單藥治療的轉移性乳腺癌患者腹瀉發生率為27%。轉移性乳腺癌中,接受曲妥珠單抗聯合化療的患者較僅接受化療的患者腹瀉的發生率更高。
轉移性胃癌
在BO18255試驗中,含曲妥珠單抗治療組和對照組中分別有109名患者(37%)和80名患者(28%)出現了各種嚴重度級別的腹瀉。根據NCI-CTCAE3.0版的嚴重度標準,FP組和FPXxXH組分別有4%和9%的患者出現了≥3級腹瀉。
免疫原性
在早期乳腺癌(EBC)新輔助研究BO22227中,中位隨訪時間超過70個月時,曲妥珠單抗(靜脈給藥制劑)組中有10.1%(30/296)的患者產生了抗曲妥珠單抗的抗體。在30例安瑞澤治療的患者中,有2例的基線后樣本中檢測到中和的抗曲妥珠單抗的抗體。
這些抗體的臨床相關性尚不清楚。抗曲妥珠單抗的抗體對安瑞澤的藥代動力學,療效[按病理學完全緩解率(pCR)評價]和無事件生存期(EFS)評估及安全性[根據治療相關反應(ARRs)事件評估]無影響。
抗體生成發生率高度依賴于檢測方法的靈敏性和特異性。另外,試驗中檢測到的抗體陽性率(包括中和抗體)還會受到其它因素影響,包括分析方法、樣本的處理、樣本的收集時間、伴隨的藥物治療和其它的合并疾病。由于這些原因,比較曲妥珠單抗的陽性率和其它產品抗體的陽性率可能會使人誤解。
上市后經驗
以下藥物不良反應為曲妥珠單抗上市后經驗中確認的不良反應。
表5:上市后治療中報告的不良反應
不良事件
下表給出了以往接受曲妥珠單抗治療的患者所報告的不良事件。由于沒有證據表明曲妥珠單抗與這些事件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在向管理部門報告時,下列不良事件不應考慮歸屬于預期事件。
表6:不良事件
【安瑞澤禁忌】
禁用于已知對曲妥珠單抗過敏或者對任何安瑞澤輔料過敏的患者。
【安瑞澤性狀】
每瓶含濃縮曲妥珠單抗粉末150mg,為白色至淡黃色塊狀疏松體。溶解后為無色至淡黃色,澄清至微乳光溶液,供靜脈輸注用。溶解后曲妥珠單抗的濃度為21mg/ml。
【安瑞澤有效期】
2-8℃避光保存和運輸。自生產之日起,有效期為12個月。
【安瑞澤批準文號】
國藥準字S20233107
【安瑞澤生產企業】
企業名稱:海正生物制藥有限公司
生產企業: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胥口鎮海正路8號
這有注射用曲妥珠單抗(安瑞澤)說明書/副作用/效果、不良反應、適應癥、生產企業、性狀、用法用量、批準文號、有效期禁忌癥及其價格等信息,欲了解更多詳情,請您
【咨詢專科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