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比夫定(
素比伏)是獲得FDA和SFDA批準的藥,全球現在已有10余萬人使用過替比夫定(素比伏) 。國際和國內的許多大規模臨床試驗數據已證實,替比夫定(素比伏) 療效確切,且安全及耐受性良好。
另外在今年的亞太
肝病年會上發布的最新一項臨床研究數據顯示,替比夫定(素比伏) 治療4年,患者累計e抗原血清學轉換(即
大三陽轉為
小三陽)率為54%,對于接受替比夫定(素比伏) 治療24周的時候
乙肝病毒DNA監測不到的患者,4年累計e抗原血清轉換率更高達66%。
替比夫定(素比伏),應該說是一個好的藥品,它的突出特點就是乙肝e抗原血清學轉換率比較高,為患者提供更多的停藥機會。當然在大量的用藥過程中,我們發現它的CK增高也有一定的比例。有一些病人由于用藥不合理或者病史不清楚,出現了一些罕見的不良反應。但是我們如果加以深究,這些不良反應的發生都是零散的,這些病人很多都聯合應用了其他核苷類似物,那么這些聯合用藥是否參與或加重了這些不良反應?因為其他核苷類似物也都有這方面的報道,這是第一;第二是有些病人都有比較嚴重的基礎疾病,你用這個藥也好,不用這個藥也好可能都會出現一些問題,或者說在嚴重基礎疾病的基礎上更容易發生一些問題,所以我們在一些嚴重的比如說臟器衰竭的病人或者存在嚴重疾患的時候用這個藥就可能容易發生情況。還有我就發現,這三類病人早期已經有些苗頭,但是沒有經過專科醫生的及時處理。
總體而言,替比夫定(素比伏)還是比較安全的好藥,有時戲稱它是核苷類似物中的干擾素,在e抗原血清轉換方面,替比夫定(素比伏)在目前國內外所有上市的乙肝藥物中是最高的, 這也是為什么許多臨床醫生喜歡用它,口服藥物也可以取得高e抗原血清轉換,從療效上看,可以降低復發率,提高持久應答率。從不良反應方面講,核苷類似物共同的問題就是耐藥,但是近年來隨著規范化管理,尤其是路線圖的出現,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耐藥的發生,而第一個提出并采用路線圖概念的就是替比夫定(素比伏) 。
因此,在用藥的過程中,既不能忽視藥物的療效,也不能忽視其不良反應,我們應該最大限度的降低或規避不良反應,從而更好地發揮其療效中優越的一面。
任何一個藥物的不良反應都是可以盡可能去規避的,比如說強心劑,用量合理可以治療心力衰竭,它的效果和不良反應可能就是在一線之間,所以我們用藥的時候,首先要嚴格執行醫囑。
需要提醒病人的是,第一不要私自服藥,我們現在發現很多病人覺得口服藥太簡單了,一天吃一片,自己看看單子,自己上網查說明書就開始服藥了,這是非常危險的;第二點,有一些醫生很習慣開半年甚至一年的藥,病人就走了。我覺得這是不對的,應該根據病人情況的特點,進行隨訪、復查,以及治療節點評估,這些都非常重要,可以盡可能去提前規避一些療效不好的因素。第三點,達到效果以后如何掌握停藥?這個不僅是病人,甚至一些醫生在這方面也不是很明確。大家有一個概念,八九十年代的時候DNA正常就好,現在不僅DNA好,e抗原轉換好才叫好。e抗原能夠維持六個月以上,最好是一年甚至更多一點才去停藥,這樣復發的幾率就少很多。如果停藥以后病情發生反復,只要及時發現,進行再治療還是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第四、在用藥的過程中,患者良好的依從性也非常重要,規律隨訪可以讓醫生及時發現各種跡象,及時處理,避免后續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用藥過程中還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遵循,比如說患者服用抗病毒藥物的療效反應很好,但在用藥的過程中玩命的劇烈活動就不好,可能會導致肌酸激酶(CK)明顯升高。所以說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患者一定切記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遵醫囑定期復診,不要覺得口服藥非常簡單,一天一片,而不去問醫生。
在用藥過程中,雖然批準上市的藥物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可以說沒有一個藥物是沒有不良反應的,只要是藥物就是雙刃劍。沒有不良反應的藥物還沒有問世。(中國廣播網 )